贈張儀吉還錢塘(明·張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贈張儀吉還錢塘(明·張萱)
戊午之夏,我生之初也。錢塘張儀吉復過小園,蓋別五年遠矣,手持一詩以壽,園公敢不九頓?第掌不復合,袍不復方,豈嘗遇徐湛之,不能無楊州從事之想耶?儀吉否否。渠有援儒入佛,借名錢太史者。儂欲援佛入儒,入亦借名釋惠休耳。遂相視而笑。兒輩為之投轄者數日。余值病,臂不能相把,入林且有婚嫁之累,卒卒言別。夫昔之來也,一宿而覺;今之來也,三宿而去;何去何來,何儒何佛?如彼化人,入阿閃國,誰為儀吉,誰為園公?報之以詩,亦酬來美云爾。
嗟君苦行役,繄我苦端居。
端居何所苦,身若拘橛株。
行役何所苦,茫茫將焉如。
憶昔五年前,君曾學珈瑜。
瘦藤拄破衲,懷有摩尼珠。
詠我笠屐圖,念我簞瓢癯。
前無潛與洪,氣味蔬筍殊。
一別雨絕天,闊焉閒居諸。
戊午夏四月,何來意勤渠。
袖中出新詩,字字璠與玙。
入云裂金石,傾耳諧笙竽。
祝我百千歲,不為食無魚。
再拜忽大笑,自憐非故余。
摩頂已勝簪,樹頦如棲苴。
往事勿復道,返服尋故墟。
君誠賈浪仙,我豈昌黎與。
何所見而逃,殘此千金軀。
何所見而歸,還此數莖須。
逢場皆作戲,儒佛何拘拘。
我歲已初度,冉冉過隙駒。
婚嫁尚未畢,徘徊岐路衢。
本來有發僧,未乞剃頭書。
我今欲作佛,君胡遽歸儒。
感君遠來意,聊復駐須臾。
老我柳生肘,更為兒女驅。
相對阻嘯歌,不能朝夕俱。
君去從何方,君意將何需。
出門即羊腸,誰能曳長裾。
寒暄各異態,膠漆亦可渝。
我雖能說項,寧無鬼揶揄。
有書不見答,上天誰吹噓。
所以蘇子瞻,擲筆長欷歔。
明珠必按劍,不如棄路隅。
何以塞君望,中夜步庭除。
舉頭見河漢,歷歷種白榆。
安得榆為錢,持贈滿君車。
解脫行役苦,高枕故園廬。
分袂更申章,效我一得愚。
努力事千秋,無負此頭顱。
端居何所苦,身若拘橛株。
行役何所苦,茫茫將焉如。
憶昔五年前,君曾學珈瑜。
瘦藤拄破衲,懷有摩尼珠。
詠我笠屐圖,念我簞瓢癯。
前無潛與洪,氣味蔬筍殊。
一別雨絕天,闊焉閒居諸。
戊午夏四月,何來意勤渠。
袖中出新詩,字字璠與玙。
入云裂金石,傾耳諧笙竽。
祝我百千歲,不為食無魚。
再拜忽大笑,自憐非故余。
摩頂已勝簪,樹頦如棲苴。
往事勿復道,返服尋故墟。
君誠賈浪仙,我豈昌黎與。
何所見而逃,殘此千金軀。
何所見而歸,還此數莖須。
逢場皆作戲,儒佛何拘拘。
我歲已初度,冉冉過隙駒。
婚嫁尚未畢,徘徊岐路衢。
本來有發僧,未乞剃頭書。
我今欲作佛,君胡遽歸儒。
感君遠來意,聊復駐須臾。
老我柳生肘,更為兒女驅。
相對阻嘯歌,不能朝夕俱。
君去從何方,君意將何需。
出門即羊腸,誰能曳長裾。
寒暄各異態,膠漆亦可渝。
我雖能說項,寧無鬼揶揄。
有書不見答,上天誰吹噓。
所以蘇子瞻,擲筆長欷歔。
明珠必按劍,不如棄路隅。
何以塞君望,中夜步庭除。
舉頭見河漢,歷歷種白榆。
安得榆為錢,持贈滿君車。
解脫行役苦,高枕故園廬。
分袂更申章,效我一得愚。
努力事千秋,無負此頭顱。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進芝草(宋·張孝祥)
- 進講大寶箴效柏梁體(明·劉克正)
- 進講紀事廿韻呈左丞許公可用(元·周伯琦)
- 進詩(宋·皇甫坦)
- 進讀三朝寶訓終篇賜宴賜賚謝恩詩(宋·周必大)
- 進讀唐書終帙(宋·宋庠)
- 進讀唐鑒徹章謝恩唐律一首二十韻(宋·劉克莊)
- 進謝御書古詩(宋·周必大)
- 進貢初發占城(明·占城使臣)
- 進賢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云二首(宋·楊萬里)
- 進賢曉發(明·李舜臣)
- 進賢王都憲公子以官生入監奉使于嶺南過館話(明·吳璉)
- 進賢道上老松奇古可喜去秋經從因命于空處補(宋·吳芾)
- 進賢道中(宋·朱熹)
- 進賢道中(宋·趙師秀)
- 進賢道中(明·吳與弼)
- 進賢驛感懷(宋·陸游)
- 進賀冬至(宋·張商英)
- 進賀千秋節詩甲申十二月十六日(明·唐文鳳)
- 進越河口入江南界矣,隨書所見(清·許傳霈)
- 進退吟(宋·邵雍)
- 進退格寄張功父姜堯章(宋·楊萬里)
- 進退格送蘇金華解官東歸(宋·金履祥)
- 進酒篇詶董氏諸弟(明·邱云霄)
- 進酒行(宋·趙崇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