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道者(唐·武元衡)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贈道者(唐·武元衡)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七言絕句 押灰韻
題注:一作贈送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妝入夢來。
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里白蓮開。
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里白蓮開。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此詩的題目一作《贈送》。如果是后一個題目,那么,他寫贈的對象就不一定是個女道士。但無論用哪一個題目,都不難看出,詩人所要著意描繪的是一個漂亮的白衣女子,并且對她的美色是頗為傾倒的。
首句中的「麻衣如雪」,出于《詩經·曹風·蜉蝣》,這里借用來描畫女子所穿的一身雪白的衣裳。在形容了女子的衣著以后,詩人又以高雅素潔的白梅來比擬女子的體態、風韻。次句中的「微妝」,是「凝妝」、「濃妝」的反義詞,與常用的「素妝」、「淡妝」意義相近。「笑掩」寫女子那帶有羞澀的微笑。這女子是如此動人,她曳著雪白的衣裙,含情脈脈地微笑著,正姍姍來到詩人的夢境。
從甜蜜的夢境中醒來,詩人不禁浮想聯翩,以致在他眼前呈現出了一個富有詩意的美麗境界:他仿佛看到這一女子來到越國的一條溪水邊,走進一群穿著紅色衣裳的浣紗女子中間;那風姿,那神韻,是這般炫人眼目,就象是開放在一片紅色荷花中的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蓮。這兩句,以「若」字領起,說明這是詩人的假想之詞。首兩句說的是女子的神,此兩句則是說女子的形,然而在寫法上卻不似前兩句作直接的描繪,而以烘托之法讓人去想象和思索。「越溪」是春秋末年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地方。當女子置身于漂亮的越女中間時,她便象是紅蓮池中開放的一朵玉潔冰清的白蓮;她的婀娜嬌美,自然不言而喻了。
表現上,此詩主要采用了擬物的手法。一處用「一枝梅」,一處用「白蓮」,后者尤其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當然,以蓮花比美人,并不是武元衡的獨創。稍晚于武元衡的白居易也曾以蓮花比女子,如「姑山半峰看,瑤水一枝蓮(《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但比較地說,白居易只是運用了擬物一種手法,以形象顯出單純的美;武元衡在擬物時,兼用了烘托的手法,讓詩中女子在一群越女的映襯下亮相,然后再過渡到蓮花的比擬上,更有一種優美的意境和特殊的藝術效果。不過,全詩的情調只是在吐露對白衣少女美貌的神往之情,詩旨便不可取了。
(陳志明)
首句中的「麻衣如雪」,出于《詩經·曹風·蜉蝣》,這里借用來描畫女子所穿的一身雪白的衣裳。在形容了女子的衣著以后,詩人又以高雅素潔的白梅來比擬女子的體態、風韻。次句中的「微妝」,是「凝妝」、「濃妝」的反義詞,與常用的「素妝」、「淡妝」意義相近。「笑掩」寫女子那帶有羞澀的微笑。這女子是如此動人,她曳著雪白的衣裙,含情脈脈地微笑著,正姍姍來到詩人的夢境。
從甜蜜的夢境中醒來,詩人不禁浮想聯翩,以致在他眼前呈現出了一個富有詩意的美麗境界:他仿佛看到這一女子來到越國的一條溪水邊,走進一群穿著紅色衣裳的浣紗女子中間;那風姿,那神韻,是這般炫人眼目,就象是開放在一片紅色荷花中的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蓮。這兩句,以「若」字領起,說明這是詩人的假想之詞。首兩句說的是女子的神,此兩句則是說女子的形,然而在寫法上卻不似前兩句作直接的描繪,而以烘托之法讓人去想象和思索。「越溪」是春秋末年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地方。當女子置身于漂亮的越女中間時,她便象是紅蓮池中開放的一朵玉潔冰清的白蓮;她的婀娜嬌美,自然不言而喻了。
表現上,此詩主要采用了擬物的手法。一處用「一枝梅」,一處用「白蓮」,后者尤其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當然,以蓮花比美人,并不是武元衡的獨創。稍晚于武元衡的白居易也曾以蓮花比女子,如「姑山半峰看,瑤水一枝蓮(《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但比較地說,白居易只是運用了擬物一種手法,以形象顯出單純的美;武元衡在擬物時,兼用了烘托的手法,讓詩中女子在一群越女的映襯下亮相,然后再過渡到蓮花的比擬上,更有一種優美的意境和特殊的藝術效果。不過,全詩的情調只是在吐露對白衣少女美貌的神往之情,詩旨便不可取了。
(陳志明)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明·李震)
- 舟次三洲夜月(元·李穆)
- 舟次上海縣(明·袁凱)
- 舟次嚴子陵瀨(宋·黃裳)
- 舟次嚴子陵釣臺當時出舟中所作一篇依韻和之(宋·廖剛)
- 舟次嚴灘(元末明初·金涓)
- 舟次嚴陵灘(清·章烜)
- 舟次嚴陵(宋·方岳)
- 舟次中秋(明·張煌言)
- 舟次臨湘復步邊太守韻(明·蘇仲)
- 舟次丹陽驛(明·高啟)
- 舟次丹陽(元·吳景奎)
- 舟次丹陽(清·顧翰)
- 舟次丹陽(金·祝簡)
- 舟次九山(宋末元初·黃庚)
- 舟次書感(清·蔣綱)
- 舟次京口逢故人(明·程玄輔)
- 舟次儀徵(清·陸文杰)
- 舟次儀真(宋·李綱)
- 舟次儲潭廟(明·黎貞)
- 舟次蘭溪卻寄新定太守(宋·張伯玉)
- 舟次蘭溪和歐陽國瑞韻(宋·陳文蔚)
- 舟次蘭溪(清·裘璉)
- 舟次再寄(宋·劉摰)
- 舟次鳳凰山對月有感(明·郭諫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