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踏莎行 十九部仄韻(當代·崔榮江)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踏莎行 十九部仄韻(當代·崔榮江)  
更柝驚樓,咽蛩殘夢。
醒來未減心沉重。
曾澆宵酒散離愁,奈何一醉皆無用。
小月云遮,蒼林煙籠,闌干長倚聽風縱。
憑風千里問伊人,香心是否些些痛?
   其二(當代·崔榮江)
罷筆箋頭,聽鶯柳上,鶯啼恰似伊人唱。
循聲不見綠羅衣,心中滋味是惆悵。
九水彎流,千山疊嶂,浮槎欲縱無從放。
余生恨不作銀鉤,隨時照得花模樣。
   其三(當代·崔榮江)
浩宇乘鳶,湍江激葦,挾風疾渡重山水。
相思最是促歸程,一時恨不三千里。
剪燭妝臺,弄梳發髻,聞香依舊當年味。
余生已付眼前人,從今不復看花媚。
   其四(當代·崔榮江)
寺內虔香,佛前祈語,蓮臺互把三生許。
鶼鶼許認是前身,扶搖共濟巫山雨。
小榭沾紅,清塘濕露,雙雙也叫鴛鴦妒。
憑誰胡說早春寒,深春已在心頭駐。
   其五(當代·崔榮江)
南浦傷離,行舟懶怠,閑愁漸重何堪載。
別離自古不由人,春江滾滾皆無奈。
甚是相思,甚為相愛?
今朝始有銘心解。
瀟湘竹淚有信痕,隨人滴到胡邊塞。
   其六(當代·崔榮江)
啜茗無香,彈琴失韻,底由亂了心方寸?
卷簾欲看海棠紅,奈何未得今春信。
總憶曾經,猶思香潤,思來又疊些些恨。
恨春一去太匆匆,人還未把東風趁。
   其七(當代·崔榮江)
催夢桐箏,牽腸笛管,賒來一曲凌河漢。
合當萬里徹香樓,聲聲得慰伊人盼。
簾外啼鶯,梁間噥燕,春風又吻桃花面。
和陽今日照蓬門,愁云一霎風吹散。
   其八(當代·崔榮江)
暗徑幽林,蕪原碧草,春濃總是千般好。
窗前原本是鶯啼,他人誑說聞青鳥。
未見魚書,憑添懊惱,尋思怎把相思了。
還嗔還怨那冤家,無端害得人顏老。
   其九(當代·崔榮江)
檐燕成雙,愁人獨個,儂心小巧相思荷。
漸思漸瘦漸憐憐,新詞成闕無人和。
我念于人,誰人念我?
夜來唯月孤相佐。
開花不遇識花人,心門且扣千千鎖。
   其十(當代·崔榮江)
雨妒才休,風讒不罷。
猶讒猶妒憐花者。
我心不管是非言,將花護在青衫下。
呵掌吹塵,說些情話。
不教寒露催花謝。
小薇但使可怡人,聘她去把東風嫁。
   其一十一(當代·崔榮江)
隅角蟲鳴,窗前竹影。
一鳴一影驚人醒。
怔忪認作玉人來,看來不是心生梗。
澹月斜檐,清風掃徑,愁腸與此多相稱。
伊人小字呼千遍,隔山隔水無人應。
   其一十二(當代·崔榮江)
  押有韻
野陌青麻,蓮塘白藕。
情絲不獨它們有。
我心早有千絲,茬茬還長如春韭。
夢繞西廂,魂牽東牖,曾經一執紅酥手。
三生石畔約三生,伊人此刻還知否?
   其一十三(當代·崔榮江)
一別丟魂,經年失寢。
常常淚滴蘆花枕。
籬前試比瘦紅枝,我身瘦比殘紅甚。
雁柱弦閑,詩詞律禁,個中滋味誰能品?
欲忘沒有孟婆湯,奈求紅酒和愁飲。
   其一十四(當代·崔榮江)
小徑香侵,長堤綠染,楊花一夜飛點點。
那年初識爾腮紅,紅來尤勝桃花臉。
眸里清波,眉尖嬌憨,新妝適否憑人驗。
知君不喜黛煙濃,便挑淺色描眉淡。
   其一十五(當代·崔榮江)
不顧風呻,無遐雨哭。
卻憐儂把眉微蹙。
憐來更勝惜花枝,跟隨左右真忙碌。
儂想聽歌,我忙吹曲。
瓊瑤小說通宵讀。
但能哄得略開懷,此生愿作憐花族。
   其一十六(當代·崔榮江)
南嶺肥梅,胡邊小萼。
春光底事緣相薄?
世間多少愛花人,一朝南北花期錯。
借月登樓,與天對酌。
東風應許一聲諾。
明年不獨早江南,同吹塞北三千郭。
   其一十七(當代·崔榮江)
風杳花蹤,雨沉香跡,飄蓬頓失紅消息。
無邀青鳥寄青書,百無聊賴吹簫笛。
汀渚聽風,水湄看碧,青絲漸白如霜荻。
江頭寧佇許多年,癡癡也等團圓日。
   其一十八(當代·崔榮江)
白袷欺云,清眸奪月。
試邀虛竹拼高節。
曾經胡馬踏胡沙,支身二百錚錚骨。
南浦江回,行舟人咽,男兒也怕經離別。
平生有淚不輕彈,此時墮淚陽關疊。
   其一十九(當代·崔榮江)
支骨穿冰,沖寒破臘。
堅身寧守拼灰劫。
苔枝綴玉總堪期,無妨大雪重重壓。
我也如梅,我心何怯。
經年風雨當一霎。
東風不信不吹回,春田我去為先拓。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