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唐·岑參)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唐·岑參)
押支韻
押支韻
昨日山有信,祗今耕種時。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棋。
東溪憶汝處,閑臥對鸕鶿。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棋。
東溪憶汝處,閑臥對鸕鶿。
評注
《唐詩歸》:
譚云:兄弟務本之言(首二句下)。又云:不曰家信,而曰:「山有信」,便是下六句杜陵叟寄來信矣,針線如此(首二句下)。又云:以下四句,就將杜陵叟寄來寫在自己別詩中,人不知,以為岑公自道也(「怪我」句下)。譚云:八句似只將杜陵叟來信擲與弟看,起身便去,自己歸家與別弟等語,俱未說出,俱說出矣。如此而后謂之詩,如此看詩而后謂之真詩人。此詩千年來惟作者與譚子知之,因思真詩傳世,良是危事,反復注疏,見學究身而為說法,非惟開示后人,亦以深憫作者。
《唐詩矩》:前寫懷山之由,后寫憶弟之意。后半不說還山,徑接「獨向」云云,蓋四句有還山字,言外可以映帶耳。古詩「十五從軍征」一首亦是此法。
《唐詩成法》:前四山中信,后四是信中語,格法奇絕。
《唐賢三昧集箋注》:味在酸咸之外。
《批唐賢三昧集》:信口信筆,筆轉氣轉,極幽極雋之作。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寫懷(清·書山)
- 寫懷(清·史騏生)
- 寫懷(清·姚素榆)
- 寫懷(清·孫元衡)
- 寫懷(清·王松)
- 寫懷(清·章甫)
- 寫懷(金·呂中孚)
- 寫情二首(宋·張耒)
- 寫情 其一十三(唐·李益)
- 寫情四首(明·陶安)
- 寫情(宋·何應龍)
- 寫情(明·何景明)
- 寫情(明·唐之淳)
- 寫愁似胡伯亮(元·黃玠)
- 寫意二首(唐·牟融)
- 寫意(元末明初·徐賁)
- 寫意(唐·李商隱)
- 寫意(明·黎貞)
- 寫意(明末清初·陳子升)
- 寫意(清·梁靄)
- 寫意(清末民國初·鄭國藩)
- 寫憤三首(宋末元初·鄭思肖)
- 寫憤四首(宋末元初·鄭思肖)
- 寫扇與毬兒(明·徐渭)
- 寫扇寄劉升(明·楊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