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叔祖自述韻(宋·胡震雷)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追和叔祖自述韻(宋·胡震雷)
七言律詩 押陽韻
七言律詩 押陽韻
伯祖剛簡公榕陰圖,先君肯堂翁常欲镵石,因循至今。一日震雷從家弟震載觀,則名公巨筆聯編盈軸,益知我公大節起敬慕于易世之未歇者如此。雖名光史冊,而圖不多見,不得無余恨,乃追和自述并名筆勒之石。侄孫震雷頓首。
霅川疑獄獨承當,敬遠炎炎即館涼。
帝子幾曾謀不道,相臣自弗肯包荒。
李貓初劾猶全命,梁犬重評竟斷腸。
甘死如飴行素志,豈知流入殺青香①。
帝子幾曾謀不道,相臣自弗肯包荒。
李貓初劾猶全命,梁犬重評竟斷腸。
甘死如飴行素志,豈知流入殺青香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高大使吳淞歸興圖(明·陳安)
- 高太傅挽詞(宋·林季仲)
- 高太史墨竹(明·王恭)
- 高太孺人挽章太史昆崙母也(明·于慎行)
- 高頭山(宋·陳造)
- 高頭市(宋·陳造)
- 高奴客舍作(明末清初·屈大均)
- 高子為予繪山堂圖覺湖山煙樹宛然目中賦答(清·龍燮)
- 高子勉病起移家(明·甘瑾)
- 高子益五十生日(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高字磚(清·錢應溥)
- 高存之以湖山之游有門帖諭閽者走筆二絕代為(明·安希范)
- 高安萬世瓦歌(清·陳良玉)
- 高安東門(清末民國初·許南英)
- 高安會諒師出諸公所惠詩求予為賦用祖原韻(宋·釋德洪)
- 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唐·李乂)
- 高安別蘇野塘三首(宋·裘萬頃)
- 高安北門(清末民國初·許南英)
- 高安南門(清末民國初·許南英)
- 高安縣學觀習冠禮柬守巡二王君(明·邵寶)
- 高安州宅三詠 丹井(宋·陸游)
- 高安得請(宋·李正民)
- 高安西門(清末民國初·許南英)
- 高安道中有懷故人李彤(宋·呂本中)
- 高宗臨王羲之七月帖(元·許有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