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唐·皮日休)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唐·皮日休)
押翰韻
押翰韻
序:圣人為《春秋》,凡諸侯有告則書,無告則不書,蓋所以懲其偽而敦其實也。夫怪之與神,雖曰不言,在傳則書之者,亦摭其實而為之也。若然者,神之與怪果邪(神之與果有邪)?噫!圣賢有不得其志者,則必垂之于言也。大則為經誥,小則為歌詠,蓋不信于當時,則取愬于后世。抑鬼神有生不得其志者,死亦然邪?若憑而宣之,則石言乎晉,物叫于宋是也;若夢而辯之,則良夫有昆吾之歌,聲伯有瓊瑰之謠是也。自茲已后,人倫不修,神藻益熾。在君人者,悟之則為瑞,逆之則為妖。其冥諷昧刺,時出于世者,則與騷人狎客,往往敵于忽微焉。虎丘山有清遠道士詩一首,其所稱自殷周而歷秦漢,迄于近代,抑二千年,末以鬼神自謂,亦神怪之甚者。格之以清健,飾之以俊麗,一句一字,若奮若搏,彼建安詞人儻在,不得居其右矣。顏太師魯公愛之不暇,遂刻于巖際,并有繼作。李太尉衛公,欽清遠之高致,慕魯公之素尚,又次而和之。顏之敘事也典,李之屬思也麗,并一時之寡和。又幽獨君詩二首,亦甚奇愴。予嗜古者,觀而樂之,因繼而為和答。幽獨君一篇,不知孰氏之作,其詞古而悲,亦存于篇末。《太玄》曰:「大無方,易無時,然后為鬼神也。」噫!清遠道士果鬼神乎?抑道家者流乎?抑隱君子乎?詞則已矣,人則吾不知也。
成道自衰周,避世窮炎漢。
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
茲岑信靈異,吾懷愜流玩。
石澀古鐵鉎,嵐重輕埃漫。
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
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
巖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風日采幽什,墨客學靈翰。
嗟予慕斯文,一詠復三嘆。
顯晦雖不同,茲吟粗堪贊。
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
茲岑信靈異,吾懷愜流玩。
石澀古鐵鉎,嵐重輕埃漫。
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
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
巖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風日采幽什,墨客學靈翰。
嗟予慕斯文,一詠復三嘆。
顯晦雖不同,茲吟粗堪贊。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晉陽郡君挽詞(宋·強至)
- 晉陽(明·謝肅)
- 晉陽(清·胡天游)
- 晉陰山廟(宋·楊備)
- 晉陰山廟(宋·馬之純)
- 晉 陸玩(唐·孫元晏)
- 晉陵縣夏日作(唐·李中)
- 晉陵喜聞于子遂庵歸里卻寄十二韻(清·潘高)
- 晉陵夜泊寄懷張總戎黃刺史(明·胡應麟)
- 晉陵罷任寓居依韻和陳銳秀才見寄(唐·李中)
- 晉陵龍掛行(宋·米芾)
- 晉高祖(宋·王十朋)
- 晉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一十九 唐堯(魏晉·傅玄)
- 晉鼓吹曲二十二首 靈之祥(魏晉·傅玄)
- 晉鼙舞歌五首 洪業篇(魏晉· 無名氏)
- 晌后新晴(當代·陳振家)
- 晏元獻公挽歌辭二首(宋·沈遘)
- 晏元獻公挽辭三首 其一(宋·歐陽修)
- 晏元獻公挽辭三首(宋·歐陽修)
- 晏元獻公挽辭三首(宋·韓維)
- 晏公喪過州北哭罷成篇二首(宋·宋庠)
- 晏公挽詞三首(宋·劉敞)
- 晏坐不寐(1)(清末民國初·費墨娟)
- 晏坐二首(明·張元凱)
- 晏坐信筆二首(當代·陳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