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還荊州(唐·皇甫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人還(一作往)荊州(唐·皇甫曾)
五言律詩 押真韻
五言律詩 押真韻
題注:(一作李嘉祐詩)。(一作李端詩)
引用典故:驄馬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伯恭要賦薌林(宋·張守)
- 伯惠以其先人禹勤刺史柳陰洗馬圖索題,為賦(清·丘逢甲)
- 伯愈泣杖(明·張天賦)
- 伯成先生席上賦贈韓修齡(清·陳維崧)
- 伯成嘗受學于河朔前輩鶴鳴翁其學亦宗濂洛贈(宋·家鉉翁)
- 伯成已歸尚阻雨會聚聊申短唱容易一笑(宋·李之儀)
- 伯承少卿自報國寺分手二十五年矣雖訊問不廢(明·王世貞)
- 伯收東岡麥(宋末元初·戴表元)
- 伯文人盆池開芙蓉十二(宋·薛季宣)
- 伯文覓雞雛賦送(宋末元初·陳杰)
- 伯文送海紅柑及橄欖(宋末元初·陳杰)
- 伯時三馬圖(宋·吳則禮)
- 伯時二馬(宋·釋居簡)
- 伯時四騎(宋·陳克)
- 伯時彭蠡春牧圖(宋·黃庭堅)
- 伯時往河東戲與廉夫分韻道相思之意三首(宋·傅察)
- 伯時畫九歌(金·趙秉文)
- 伯時番王禮佛圖卷(宋·李簡)
- 伯昏子都門夜譚別后作(當代·秦鴻)
- 伯母六十六周年冥誕祭(當代·張月宇)
- 伯氏喪歸有日遣立方祭奠(宋·葛勝仲)
- 伯氏臨江使君寄薌林次韻(宋·王洋)
- 伯氏以詩投郭謙仲敘未相過之意次韻(宋·王洋)
- 伯氏再以前韻即事復繼韻(宋·王洋)
- 伯氏到濟南寄詩頗言太守居有湖山之勝同韻和(宋·黃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