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唐·王維)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別(唐·王維)
押支韻
押支韻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評注
《唐詩廣選》:
蔣仲舒曰:第五句一撥便轉,不知言外多少委婉。
《唐詩歸》:慷慨寄托,盡末十字,蘊藉不覺。深味之,知右丞非一意清寂、無心用世之人。
《唐詩援》:語似平淡,卻有無限感慨,藏而不露。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淡然片語,悠悠自遠。
《唐賢三昧集箋注》:此種斷以不說盡為妙。結得有多少妙味。
《唐賢清雅集》:開古短調要渾括有馀味,此篇是定式。略作問答,同意隱現,興味悠然不盡。
《唐詩合選詳解》:王翼云曰:此與太白七絕《山中問答》意調仿佛。
《唐詩鑒賞辭典》: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敘事。「飲」是使動用法,「使……飲」的意思。一開始就寫飲酒餞別,是點題。第二句設句,問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話,過渡到寫歸隱。這一質樸無華的問語,表露了作者對友人關切愛護的深厚情意。送別者的感情起始就滲透在字里行間。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不得意」三字,顯然是有深意的。不僅交待友人歸隱的原因,表現他失意不滿的情緒;同時也從側面表達詩人自己對現實憤懣不平的心情。這三字是理解這首詩題旨的的一把鑰匙。詩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勸慰道:「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這兩句表現了作者很復雜的思想感情: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聯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來,在這兩句詩中,更主要的則是對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蘊含著詩人自己對現實的憤激之情,這正是此詩的著意之處和題旨所在。從寫法上看,前面四句,寫得比較平淡,似乎無甚意味,至此兩句作結,詩意頓濃,韻味驟增,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當然,這兩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發展而來的,如果沒有前四句作鋪墊,這兩句結尾也就不會給人這樣強的「清音有余」(謝榛語)的感覺。
(吳小林)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敘事。「飲」是使動用法,「使……飲」的意思。一開始就寫飲酒餞別,是點題。第二句設句,問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話,過渡到寫歸隱。這一質樸無華的問語,表露了作者對友人關切愛護的深厚情意。送別者的感情起始就滲透在字里行間。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不得意」三字,顯然是有深意的。不僅交待友人歸隱的原因,表現他失意不滿的情緒;同時也從側面表達詩人自己對現實憤懣不平的心情。這三字是理解這首詩題旨的的一把鑰匙。詩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勸慰道:「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這兩句表現了作者很復雜的思想感情: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聯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來,在這兩句詩中,更主要的則是對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蘊含著詩人自己對現實的憤激之情,這正是此詩的著意之處和題旨所在。從寫法上看,前面四句,寫得比較平淡,似乎無甚意味,至此兩句作結,詩意頓濃,韻味驟增,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當然,這兩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發展而來的,如果沒有前四句作鋪墊,這兩句結尾也就不會給人這樣強的「清音有余」(謝榛語)的感覺。
(吳小林)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登烏石山(明·徐熥)
- 登烏石(元·陳野仙)
- 登烏龍山寺閣(宋·張伯玉)
- 登樂民樓(清·洪良浩)
- 登樂游原寄司封孟郎中盧補闕(唐·羊士諤)
- 登樂游原懷古(唐·豆盧回)
- 登樂游原春望書懷(唐·張九齡)
- 登樂游原(唐·張祜)
- 登樂游原(唐·杜牧)
- 登樂游原(唐·耿湋)
- 登樂游園望(唐·白居易)
- 登樂游廟作(唐·韋應物)
- 登樂陵臺倚梧桐望月有懷南臺李御史藝七夕后(元·薩都剌)
- 登乘槎亭(宋·張耒)
- 登九仙山懷林頫因寄(明·王稱)
- 登九仙山(元·何中)
- 登九仙觀舒嘯臺(明·黃仲昭)
- 登九會臺(宋·于炳文)
- 登九華山化城峰(宋·周必大)
- 登九華山歌(明·鄒元標)
- 登九華山(宋·曹清)
- 登九華山(當代·陳仁德)
- 登九華樓(宋·高翥)
- 登九華(明·湛若水)
- 登九天閣制步虛詞(明·胡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