儗陶社九老歌(清末民國初·祝廷華)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儗陶社九老歌(清末民國初·祝廷華)
序:陶社成立簽名者十有八人,入席時以齒為序。年齡最長者為曹遠模先生,年七十四歲,次則許君頌慈,年七十歲,劉君國襄、陳君念慈、予叔祖味三,均六十歲,錢君翰五,年五十歲,同席五壽星合之得三百歲。時座上向君玉池正以六旬晉一補慶,而世俗通例又都有逢九預慶者。檢題名錄則章君鞏甌、曹君穎甫均五十九歲,謝君冶盦四十九歲,合前五壽星適符香山九老之數。事之巧合無逾于此,他日傳為嘉話,幾疑緣締三生。今春結此良因,安可歌無一闋,茲用本社成立詞韻,賦九老歌一章,藉祝華誕。
千春萬秋等日月,盤古以后皆陳跡。
丙寅之歲上元前,無數梅花散芳澤。
元亭載酒皆勝流,酩酊大醉蓬茆宅。
十八人中半壽星,朱衣齊點壽陽額。
吾江名宿許伯清,滄洲領袖稱詩伯①。
大雅堂開劉尚書,騷人濟濟爭浮缸②。
巍然陳氏萬卷樓,當年時照晚霞赤③。
吾家花萼負盛名,百五百十同振翮④。
匏村硯北兩詩鈔,錢氏騷壇有專席⑤。
竹林向秀古名賢,子孫大耐多得力⑥。
云礽繁衍章全城,鐫珉壽梓多刊刻⑦。
漫園辟后更蕪園,金昆玉友同風格。
東山孝感格天心,仁者先難終后獲⑧。
群賢門閥皆清華,而今都作酈泉客。
芳春淑景長優游,遐齡定屆期頤百。
浮邱拍手洪崖笑,一切閑愁總消釋。
走也攜酒步后塵,稱觴樂與永朝夕。
喬松古柏共長春,蒼翠年年聳千尺。
小園詩社有雛形,增高繼長諸賢責。
愿晉香山九老歌,敬祝勿以形為役。
丙寅之歲上元前,無數梅花散芳澤。
元亭載酒皆勝流,酩酊大醉蓬茆宅。
十八人中半壽星,朱衣齊點壽陽額。
吾江名宿許伯清,滄洲領袖稱詩伯①。
大雅堂開劉尚書,騷人濟濟爭浮缸②。
巍然陳氏萬卷樓,當年時照晚霞赤③。
吾家花萼負盛名,百五百十同振翮④。
匏村硯北兩詩鈔,錢氏騷壇有專席⑤。
竹林向秀古名賢,子孫大耐多得力⑥。
云礽繁衍章全城,鐫珉壽梓多刊刻⑦。
漫園辟后更蕪園,金昆玉友同風格。
東山孝感格天心,仁者先難終后獲⑧。
群賢門閥皆清華,而今都作酈泉客。
芳春淑景長優游,遐齡定屆期頤百。
浮邱拍手洪崖笑,一切閑愁總消釋。
走也攜酒步后塵,稱觴樂與永朝夕。
喬松古柏共長春,蒼翠年年聳千尺。
小園詩社有雛形,增高繼長諸賢責。
愿晉香山九老歌,敬祝勿以形為役。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重至衡陽傷柳儀曹(唐·劉禹錫)
- 重至衡陽(近現代·李洸)
- 重至賈傅祠(近現代·曾國才)
- 重至邳州(明·唐之淳)
- 重至都虛觀作(明末清初·屈大均)
- 重至都門(清·李含章)
- 重至都門(清末民國初·繆荃孫)
- 重至金陵喜熙朝建都(明·陶安)
- 重至金陵故居吊劉姬(清末民國初·俞明震)
- 重至長沙寫哀(清末民國初·梁鼎芬)
- 重至黃巖署中(明·沈守正)
- 重至黔西宿海棠庭院(清·洪亮吉)
- 重至(宋·彭汝礪)
- 重荅劉和州(唐·白居易)
- 重荅柳柳州(唐·劉禹錫)
- 重榮檜(宋·董嗣杲)
- 重葺前堂榜曰學易景亮六丈寵惠新詩謹賦二詩(宋·劉跂)
- 重葺山居十絕(明·郭之奇)
- 重葺敝廬有作(宋·宋祁)
- 重蒙三十六丈大夫德充中大賦九日詩期字韻詩(宋·晁說之)
- 重見(近現代·張采庵)
- 重觀電影越劇《紅樓夢》感賦六絕選三 葬花(近現代·彭鶴濂)
- 重認(清·孫原湘)
- 重訪傳秉彝(明·吳與弼)
- 重訪冰井寺(明·鄭學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