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著作之任宣城(宋·王禹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宋·王禹稱)
平生聞說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檻外澄江練不收,窗中遠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遙相望。
謝公向此憑熊軾,白傅曾為鹿鳴客。
江樓山寺多賦詩,往往題名在僧壁。
皇家早歲平吳后,翰林賈公為太守。
至今清話玉堂中,夸詫江山不離口。
吾君御極初選藝,東樞貳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為歷試。
紫微田郎次登科,東樞受代傳廳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烏臺為察視。
邇來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樹應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學術縱橫才磊落。
當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歲獻文重召試,新恩始上蕓香閣。
未教修史未演綸,宣城奉使聊親民。
且忻彩服得就養,莫嘆朱衣未即真。
舊游應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車布政民休休,高吟淺酌誰獻酬。
夜深紅燭在何處,綺霞閣通疊嶂樓。
公權書札燕許詞,未免山僧乞撰碑。
撰碑書碑即三載,眼看徵詔在丹墀。
卻愁未盡江南興,閑坐蓬瀛揮玉柄。
黃樞侍臣兩制官,待君同說宣城景。
檻外澄江練不收,窗中遠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遙相望。
謝公向此憑熊軾,白傅曾為鹿鳴客。
江樓山寺多賦詩,往往題名在僧壁。
皇家早歲平吳后,翰林賈公為太守。
至今清話玉堂中,夸詫江山不離口。
吾君御極初選藝,東樞貳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為歷試。
紫微田郎次登科,東樞受代傳廳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烏臺為察視。
邇來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樹應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學術縱橫才磊落。
當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歲獻文重召試,新恩始上蕓香閣。
未教修史未演綸,宣城奉使聊親民。
且忻彩服得就養,莫嘆朱衣未即真。
舊游應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車布政民休休,高吟淺酌誰獻酬。
夜深紅燭在何處,綺霞閣通疊嶂樓。
公權書札燕許詞,未免山僧乞撰碑。
撰碑書碑即三載,眼看徵詔在丹墀。
卻愁未盡江南興,閑坐蓬瀛揮玉柄。
黃樞侍臣兩制官,待君同說宣城景。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酬靈徹上人以詩代書見寄(唐·權德輿)
- 酬靈徹公相招(唐·劉長卿)
- 酬焦秀才一首(宋·程俱)
- 酬熊君惠詩(宋·彭汝礪)
- 酬燕公出湖見寄(唐·趙冬曦)
- 酬牛廷理八韻(明·張寧)
- 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唐·白居易)
- 酬牛秀才登樓見示(唐·薛逢)
- 酬狄奉議(宋·劉攽)
- 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唐·元稹)
- 酬豬口鳳庵(近現代·蘇大山)
- 酬玉汝(宋·吳汝一)
- 酬王一玄諸友過訪(明·林鴻)
- 酬王主簿示道中所作(宋·釋紹嵩)
-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唐·韓愈)
- 酬王伯虎(宋·王安石)
- 酬王侍御子梁見寄(明·謝榛)
- 酬王侍御西陵渡見寄(唐·嚴維)
- 酬王侍御(唐·鮑溶)
- 酬王元渤舍人方智善學士求余作墨竹一首(宋·劉一止)
- 酬王六寒朝見詒(唐·張九齡)
- 酬王六霽后書懷見示(唐·張九齡)
- 酬王判官和九日韻(宋·陳傅良)
- 酬王十八李大見招游山(唐·白居易)
- 酬王十八見寄(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