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守孝博(宋·徐積)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李守孝博(宋·徐積)
外官之重,其惟使乎。
使者之重,兵政刑誅。
持挈綱領,設施楷模。
以實去偽,以清革污。
善本須養,惡根必鋤。
非嚴不肅,非寬不舒。
非威不行,非信不孚。
諸如此類,一不可無。
而況百粵,嶺陽海隅。
其俗彍悍,戒吏侵漁。
緩之則懷,擾之則吁。
又況其徼①,溪洞蠻居。
慮要先定,戒須早圖。
使臣之重,不其然歟。
命使維何,曰山陽守。
維山陽守,其質忠厚。
既明而恕,惟所自有。
以嚴以威,以左以右。
維恕維平,維詳維精。
所濟維敏,所孚維誠。
刑無必用,事皆原情。
或虛其獄,或空其庭。
稱者盈巷②,傳者盈城。
四境之內,盡為歡聲。
其體則莊,面無浮氣。
其目則瞭,心無所蔽。
不激不詭,不遷不泥。
亦不自務,亦不自恃。
好謀好詢,使臣所貴。
維詢維謀,何以酬之。
維時武備,為國修之。
我聞番禺,熙寧之前。
弓手之外,槍手三千。
總計一路,何啻萬數。
因而循之,不煩招募。
可增其籍,可當土兵。
不費斗粟,不用尺繒。
其便如此,何憚弗興③。
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訓之練之,按閱有程。
可如漢制,選擇驍銳。
號為奔命,無所不備。
豈惟廣東,自廣而西。
聞命即赴,勢張力齊。
如聲如響,如鷙如飛。
如決大水,從山赴溪。
蓋神速者,用兵之奇。
仍堅其城,仍浚其池。
雖有交趾,正如狐貍。
伏藏窟穴,其何能為④。
使者之重,兵政刑誅。
持挈綱領,設施楷模。
以實去偽,以清革污。
善本須養,惡根必鋤。
非嚴不肅,非寬不舒。
非威不行,非信不孚。
諸如此類,一不可無。
而況百粵,嶺陽海隅。
其俗彍悍,戒吏侵漁。
緩之則懷,擾之則吁。
又況其徼①,溪洞蠻居。
慮要先定,戒須早圖。
使臣之重,不其然歟。
命使維何,曰山陽守。
維山陽守,其質忠厚。
既明而恕,惟所自有。
以嚴以威,以左以右。
維恕維平,維詳維精。
所濟維敏,所孚維誠。
刑無必用,事皆原情。
或虛其獄,或空其庭。
稱者盈巷②,傳者盈城。
四境之內,盡為歡聲。
其體則莊,面無浮氣。
其目則瞭,心無所蔽。
不激不詭,不遷不泥。
亦不自務,亦不自恃。
好謀好詢,使臣所貴。
維詢維謀,何以酬之。
維時武備,為國修之。
我聞番禺,熙寧之前。
弓手之外,槍手三千。
總計一路,何啻萬數。
因而循之,不煩招募。
可增其籍,可當土兵。
不費斗粟,不用尺繒。
其便如此,何憚弗興③。
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訓之練之,按閱有程。
可如漢制,選擇驍銳。
號為奔命,無所不備。
豈惟廣東,自廣而西。
聞命即赴,勢張力齊。
如聲如響,如鷙如飛。
如決大水,從山赴溪。
蓋神速者,用兵之奇。
仍堅其城,仍浚其池。
雖有交趾,正如狐貍。
伏藏窟穴,其何能為④。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一時(明·郭之奇)
- 一昔(清·戴望)
- 一春不得家書因省歸計(宋·曾豐)
- 一春 其二(宋末元初·黃庚)
- 一春吟(宋·邵雍)
- 一春四十日天氣未佳花事行復已矣太息成吟(宋·舒岳祥)
- 一春屢有陽明之約雨輒尼之將旋幕侍外舅來游(宋·施樞)
- 一春無日不飲遂作肺嗽效樂天體(宋·李流謙)
- 一春未嘗行樂而群花今已離披感而成篇(宋·強至)
- 一春淫雨閒居寂寥有懷故人率爾短述(明·李時勉)
- 一春置酒必苦風雨今日幸晴而景盧有行色(宋·洪適)
-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當代·陳振家)
- 一春風雨太半有感(宋·陸游)
- 一春(宋·宋白)
- 一春(宋末元初·黃庚)
- 一春(明末清初·屈大均)
- 一春(明末清初·屈大均)
- 一春(明末清初·屈大均)
- 一春(明末清初·屈大均)
- 一春(近現代·俞長源)
- 一晝千萬思(宋·曾鞏)
- 一曉發射洪循江而行書二詩州堆館(宋·李新)
- 一曲(宋·韓淲)
- 一曲(明·祝允明)
- 一月三十日來旋去,貽二酒(當代·盧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