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少府貶郴州(唐·王維)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楊少府貶郴州(唐·王維)
七言律詩 押庚韻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引用典故:絳灌讒陷
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
愁看北渚三湘遠①,惡說南風五兩輕。
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里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愁看北渚三湘遠①,惡說南風五兩輕。
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里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評注
《批點唐詩正聲》:
維詩調清氣逸,諸律中之佳者。
《王孟詩評》:顧云:善賦矣。臨結又用一故實翻繳公案,用意忠厚,其味深長,他作所無。
《唐詩鏡》:五六語非漫下,正是別情種處。氣自項聯貫下,與「黃河磧里沙為岸、白馬津邊柳南城」者自別。
《唐詩解》:三四弱在「愁看」、「惡說」四字。五六濫觴晚唐。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凄楚自在,結不沾惹君上,渾厚。
《錢何評注唐詩鼓吹》:三四抽出筆來,曰「愁看」,曰「惡說」,又重寫一段惜別光景,此真絕妙文章,絕細手筆也。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此前解,手法最奇。看他一二,公然便向并未曾別之人,預先用勾魂攝魄之筆深探入去,逆料其后來到衡山,到洞庭,必不能對秋月而聽猿聲者。于是三四方更抽筆出來,重寫「愁看北渚」、「惡說南風」,目今一段惜別光景。此皆是先生一生學佛,探入旋陀羅尼法門,故能有如此精深曲暢之文也。
《唐七律選》:詩律至此,椎重之氣稍息矣,然故未佻也。
《唐體膚詮》:六句彬州,尾聯結出貶謫,易明。妙在六句中寫景物風波之異,貶謫意已動。
《唐詩成法》:六句寫愁景,句句令貶郴州者愁死,至七八方逼出「不久」、「何須」四字,足令少府開顏。此前六一段,后二一段,格奇。然一首中七用地名,雖氣逸不覺,必竟非法。
《唐賢三昧集箋注》:顧云:清響。此,(按指「惡說」)是字法,極有關鍵,不同挑弄之虛字也。音節甚高,筋節亦動蕩。
《唐詩別裁》:不能北歸,反惡南風,語妙意曲。
《近體秋陽》:悲者語多婉,憤者氣多直。二句直起,既浩而憤,復險而悲(首二句下)。
《湘綺樓說詩》:起不作勢,卻掃除門面語。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高宗皇帝挽詞二首(宋·倪思)
- 高宗皇帝挽詞二首(宋·葉適)
- 高宗皇帝挽詞二首(宋·周必大)
- 高宗皇帝挽詞五首(宋·陳居仁)
- 高宗皇帝挽詞(宋·李巘)
- 高宗皇帝挽詞(宋·李祥)
- 高宗皇帝挽詞(宋·林栗)
- 高宗皇帝挽詞(宋·洪芻)
- 高宗皇帝挽詞(宋·王淮)
- 高宗皇帝挽詞(宋·留正)
- 高宗皇帝挽詞(宋·程大昌)
- 高宗皇帝挽詞(宋·蕭燧)
- 高宗皇帝挽詞(宋·袁樞)
- 高宗皇帝挽詞(宋·許及之)
- 高宗皇帝挽詞(宋·趙慎)
- 高宗皇帝挽詞(宋·韓彥質)
- 高宗皇帝挽詞(宋·黃倫)
- 高宗皇帝挽詞(宋·黃謙)
- 高宗皇帝舞劍賦御書贊(宋·岳珂)
- 高宗皇帝蹙龍手札御書贊(宋·岳珂)
- 高宗皇帝韋杜三詩御書贊(宋·岳珂)
- 高宗祀大禮鼓吹歌曲五首 其一 導引(宋·無名氏)
- 高宗祀大禮鼓吹歌曲五首 其三 十二時(宋·無名氏)
- 高宗祀大禮鼓吹歌曲五首 其二 六州(宋·無名氏)
- 高宗祀大禮鼓吹歌曲五首 其五 降仙臺(宋·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