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引用典故:文翁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評注
《瀛奎律髓》
風土詩多因送人之官及遠行,指言其方所習俗之異,清新雋永,唐人如此者極多。如許棠云「王租只貢金」,如周繇云「官俸請丹砂」,皆是。《王孟詩評》:顧云:「響」字奇。
《唐詩鏡》
三四是山中人得景深后語。
《唐詩歸》
譚云:玲然妙語,乃于送行詩得之,更妙(「樹杪」句下)。鐘云:「訟」字人不肯說,詩中說風土宜如此(「巴人」句下)。
《匯編唐詩十集》
唐云:好訟之俗宜先威明,不當倚文翁之教授。此見古人投贈有主意,不若今人競作套語。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前四句通即送李之時景而成詠,音調高朗,縛有逸趣。陸伯生曰:起開爽有天趣。徐充曰:三四句對而意連極佳。陸放翁「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用此體。
《唐詩評選》
明明兩截,幸其不作折合,五六一似景語故也。意至則事自恰合,與求事切題者雅俗冰炭。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達意,景亦意,事亦意,前無古人,后無嗣者,文外獨絕,不許有兩。
《圍爐詩話》
讀王右丞詩,使人密氣塵心都盡。《送梓州李使君》詩云:「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竟是山林隱逸詩。欲避近熟,故于梓州山境說起。下文……方說李使君。
《唐詩成法》
將梓州山水直寫四句,聲調高亮,令人陡然一驚,全不似送使君,只似閑適詩,妙極。下方寫風俗、使君,七八有馀意。
《近體秋陽》
形擬高雅,贈送周旋,無此天然恰稱者矣。
《唐詩別裁》
斗絕(「萬壑」句下)。從上蟬聯而下,而本句中復用流水對,古人中亦偶見(「山中」二句下)。結意言時之所急在征戍,而文翁治蜀,翻在教授,準之當今,恐不敢倚先賢也。然此亦須活看。
《唐賢三昧集箋注》
好氣勢。前半如畫。顧云:五六風俗儉薄處,亦見事簡。又云:「不敢」二字勉詞,若曰「得謂不敢乎」。
《網師園唐詩箋》
起勢何等卓越(首四句下)!
《詩法易簡錄》
此詩起勢尤為斗絕,三句承次句「山」字,四句承首句「樹」字,一氣相生相促,洵杰作也。
《瀛奎律髓匯評》
馮班:尋常景,寫不出。錢湘靈;三聯不是眼前語,他人何以道不出?查慎行:字字挑選。紀昀:起四句高調摩云,結二句不可解。
《唐賢清雅集》
落筆神妙,煉意工夫最深,人以為容易,不知其意匠經營慘淡也。
《唐宋詩舉要》
吳曰:逆起神韻俊邁(「千山」聯下)。吳曰:撰出奇語(「樹杪」聯下)。方植之曰:分頂上二語,而一氣赴之,尤為龍跳虎臥之筆(「樹杪」聯下)。
《唐詩鑒賞辭典》
「一夜雨」一本為「山中一半雨」。橦布:用橦木花(木棉)織成的布。文翁:漢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興學,成績斐然。
【簡析】:
這首詩的前四句宛轉奇妙,有精有致,具有較強的表現力。
贈別之作,多從眼前景物寫起,即景生情,抒發惜別之意。王維此詩,立意則不在惜別,而在勸勉,因而一上來就從懸想著筆,遙寫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縣)的自然風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令人神往。
開頭兩句互文見義,起得極有氣勢: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的大樹,到處是杜鵑的啼聲。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這兩句氣象闊大,神韻俊邁,被后世詩評家引為律詩工于發端的范例。
首聯從大處落筆,起勢不凡;頷聯則從細處著墨,承接尤佳,不愧大家手筆。詩人展現了一幅絕妙的奇景:一夜透雨過后,山間飛泉百道,遠遠望去,好似懸掛在樹梢上一般,充分表現出山勢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山中」句承首聯「山」字,「樹杪」句承首聯「樹」字,兩句又一瀉而下,天然工巧。這兩聯挺拔流動,自然奇妙,畫面、意境、氣勢、結構、語言俱佳。前人所謂「起四句高調摩云」(《唐宋詩舉要》引紀昀語),「興來神來,天然入妙,不可湊泊」(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誠非虛夸。
作者以欣羨的筆調描繪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詩的后半首轉寫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婦女,按時向官府交納用橦(tóng童)木花織成的布匹;蜀地產芋,那里的人們又常常會為芋田發生訴訟。「漢女」、「巴人」、「橦布」、「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而征收賦稅,處理訟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職事,寫在詩里,非常貼切。最后兩句,運用有關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他曾興辦學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漢書·循吏傳》)。王維以此勉勵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賢原有的政績,泰然無為。聯系上文來看,既然蜀地環境如此之美,民情風士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當刺史,自然更應當克盡職事,有所作為。寓勸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別之時,委婉而得體。
這首贈別詩寫得很有特色。前半首懸想梓州山林奇勝,是切地;頸聯敘寫蜀中民風,是切事;尾聯用典,以文翁擬李使君,官同事同,是切人。這樣寫來,神完氣足,精當不移。詩中所表現的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是唐代送別佳篇。
(https://www.zaoci.top/)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