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子篇(清·范當世)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三君子篇(清·范當世)
押尤韻
押尤韻
余為六君子篇示諸生,孟生知余篇終所云亦詭詞,乃執《揚雄傳》來問曰:「雄澹泊如此,然則其為文章亦自適而已,而班固推雄之意,以為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雄豈猶不忍于后世之名乎。 」余折之曰:「此不可以如斯頓悟也。夫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后世哉!』夫子豈猶不忍于后世之名而云此者,乃其所以發憤著書之由,且維持萬世之天下,俾不入于二氏之教者,亦即在此矣。人之以文章自適,而從容樂道,一無所為而為之者,豈其新學而遂能然耶?高明之人不難于倦世,至于捐其所謂富貴利達者,以就于茲事,而非若有千圣百王之揖讓于前,千齡萬代之人之承望于后,則又孰肯老死于此而不悔者哉?故自孟子而來,至于今,凡不愧為圣哲之書者,其后大帥皆不能自已,而其始也,亦莫不欣動于夫子之言,此其所以為萬世師也。 」吾懼孟生之味道未深而頗已輕世,流弊滋大,復作詩令誦之,因篇末數語命曰三君子篇。
老氏結巨網,釋迦懸利鉤。
紛紛下人海,垂餌當亂流。
以彼溷中趣,兼之性命浮。
何患英雄人,不來流上頭。
流頭大魚上,形瑰果如牛。
變化直飛去,二老胡不收。
乃知青云上,招手有孔丘。
借問孔夫子,何術招此儔。
彼無異端在,一語教人愁。
氣盡即無我,長生言不讎。
輪回不可得,寂滅終恥羞。
蓋棺萬物盡,惟獨斯文留。
沈雄乃不死,精力斯當勠。
此道一深入,機來難自由。
胸中沃至味,玉瓚盛黃流。
貪瞋怨慟怖,一一皆謬悠。
乃知師恩重,聳我出我幽。
與我一世間,福祿諸天侔。
假非玉書圣,不恐寧肇修。
萬年弗可揭,一揭乾坤休。
老聃樹桃李,獨秀惟莊周。
此人澹無欲,永可泥涂龜。
一朝感鯤鵬,欲作逍遙游。
公然脫彼網,吾學同喜憂。
靈均亦在楚,孟子還居鄹。
當日三君子,朝朝閱九州。
紛紛下人海,垂餌當亂流。
以彼溷中趣,兼之性命浮。
何患英雄人,不來流上頭。
流頭大魚上,形瑰果如牛。
變化直飛去,二老胡不收。
乃知青云上,招手有孔丘。
借問孔夫子,何術招此儔。
彼無異端在,一語教人愁。
氣盡即無我,長生言不讎。
輪回不可得,寂滅終恥羞。
蓋棺萬物盡,惟獨斯文留。
沈雄乃不死,精力斯當勠。
此道一深入,機來難自由。
胸中沃至味,玉瓚盛黃流。
貪瞋怨慟怖,一一皆謬悠。
乃知師恩重,聳我出我幽。
與我一世間,福祿諸天侔。
假非玉書圣,不恐寧肇修。
萬年弗可揭,一揭乾坤休。
老聃樹桃李,獨秀惟莊周。
此人澹無欲,永可泥涂龜。
一朝感鯤鵬,欲作逍遙游。
公然脫彼網,吾學同喜憂。
靈均亦在楚,孟子還居鄹。
當日三君子,朝朝閱九州。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病中(金·王若虛)
- 病中(金末元初·元好問)
- 病中,大雪數日,未嘗起,觀虢令趙薦以詩相(宋·蘇軾)
- 病久與友人話舊(明·唐秩)
- 病二首(明·釋函是)
- 病亟吟(宋·邵雍)
- 病體畏寒仲夏之月纊衣未舍一雨初霽欣然就曝(明·黃省曾)
- 病體(明·陶安)
- 病余偶成(明·袁中道)
- 病余登山(近現代·俞律)
- 病余(清·李超瓊)
- 病作二首(當代·盧青山)
- 病作(當代·盧青山)
- 病作(當代·盧青山)
- 病作(當代·盧青山)
- 病倦不能過谷簾三峽寄題(宋·范成大)
- 病假中南亭閑望(唐·白居易)
- 病假中龐少尹攜魚酒相過(唐·白居易)
- 病假(宋·王禹稱)
- 病僧二首(唐·劉言史)
- 病僧(唐·姚合)
- 病僧(明·徐熥)
- 病免后喜除賓客(唐·白居易)
- 病入新正(唐·白居易)
- 病興即事(宋·薛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