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永貞改丞德化縣以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日程(元·凌云翰)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趙永貞改丞德化縣以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日程為韻(元·凌云翰)
郎官宰新邑,別酒須更勸。
隨行但琴鶴,況乃仆夫健。
擔簦與負書,累憩不知倦。
于時春已闌,花卉雜藤蔓。
丈夫貴逢時,進尺從退寸。
鵬程從此開,摶風當九萬。
隨行但琴鶴,況乃仆夫健。
擔簦與負書,累憩不知倦。
于時春已闌,花卉雜藤蔓。
丈夫貴逢時,進尺從退寸。
鵬程從此開,摶風當九萬。
其二(元·凌云翰)
押紙韻
押紙韻
萬方既寧謐,二老亦興起。
皇風播九州,賢路隘百里。
錢唐雖古邑,人民半凋毀。
持危與扶顛,非公疇可倚。
胡為移他邑,又使風俗美。
貳丞何人斯,譜乘自天水。
皇風播九州,賢路隘百里。
錢唐雖古邑,人民半凋毀。
持危與扶顛,非公疇可倚。
胡為移他邑,又使風俗美。
貳丞何人斯,譜乘自天水。
其三(元·凌云翰)
押先韻
押先韻
水流必赴壑,況乃值大川。
偉哉朝宗意,浴日乃滔天。
昨日哦庭松,明朝犯蠻煙。
皇威遍四海,所見如目前。
勿謂道路難,民事在所先。
會看一士諤,當勝諾者千。
偉哉朝宗意,浴日乃滔天。
昨日哦庭松,明朝犯蠻煙。
皇威遍四海,所見如目前。
勿謂道路難,民事在所先。
會看一士諤,當勝諾者千。
其四(元·凌云翰)
押刪韻
押刪韻
千里復萬里,道路多間關。
況復春盡時,好鳥聲綿蠻。
賢宰離舊邑,車轅庶民攀。
貳事非敢專,亦當念煢鰥。
遄期構大廈,寒士皆歡顏。
去去不可留,悵望空云山。
況復春盡時,好鳥聲綿蠻。
賢宰離舊邑,車轅庶民攀。
貳事非敢專,亦當念煢鰥。
遄期構大廈,寒士皆歡顏。
去去不可留,悵望空云山。
其五(元·凌云翰)
押遇韻
押遇韻
山云無定期,水月有真遇。
叔度雖云賢,來時柰何暮。
今辰復何辰,送別江口渡。
俄然發棹歌,驚起沙上鷺。
名儒為席珍,猾吏乃民蠹。
百里勿謂卑,從茲啟賢路。
叔度雖云賢,來時柰何暮。
今辰復何辰,送別江口渡。
俄然發棹歌,驚起沙上鷺。
名儒為席珍,猾吏乃民蠹。
百里勿謂卑,從茲啟賢路。
其六(元·凌云翰)
押虞韻
押虞韻
路人為我言,行者方載途。
如何賢貳宰,征馬思南徂。
有聲盈我俎,有酒盈我壺。
飲食非所念,所念民力劬。
官府有賢良,庠序多范模。
為政雖云艱,要在德不孤。
如何賢貳宰,征馬思南徂。
有聲盈我俎,有酒盈我壺。
飲食非所念,所念民力劬。
官府有賢良,庠序多范模。
為政雖云艱,要在德不孤。
其七(元·凌云翰)
押尤韻
押尤韻
孤云在天末,可望不可留。
昔何為而斂,今何為而浮。
一朝從飛龍,變化彌九州。
應知三農意,翹首待有秋。
沛然作霖雨,江漠皆同流。
愿言乘長風,濟川有虛舟。
昔何為而斂,今何為而浮。
一朝從飛龍,變化彌九州。
應知三農意,翹首待有秋。
沛然作霖雨,江漠皆同流。
愿言乘長風,濟川有虛舟。
其八(元·凌云翰)
押尾韻
押尾韻
舟行何遙遙,南風飏旗尾。
江上無雜花,青青盡蘆葦。
于時潮已平,波動日光煒。
中流雙艫鳴,愛此兒郎偉。
餞行豈無詩,成章愧其斐。
會看展驥足,如公信無幾。
江上無雜花,青青盡蘆葦。
于時潮已平,波動日光煒。
中流雙艫鳴,愛此兒郎偉。
餞行豈無詩,成章愧其斐。
會看展驥足,如公信無幾。
其九(元·凌云翰)
押質韻
押質韻
幾年客燕山,問學疇與匹。
貳邑來錢唐,吏事師儒術。
邑庠久荒蕪,赤手建宮室。
不有經濟心,成效安可必。
勖哉教養功,為事貴其實。
鳳鳥寧早棲,朝陽待他日。
貳邑來錢唐,吏事師儒術。
邑庠久荒蕪,赤手建宮室。
不有經濟心,成效安可必。
勖哉教養功,為事貴其實。
鳳鳥寧早棲,朝陽待他日。
其十(元·凌云翰)
押庚韻
押庚韻
日出春霧消,江頭潮水平。
舟人理輕棹,送客聯諸生。
州縣雖徒勞,由茲至公卿。
仁愛在民物,舉世皆和亨。
請看蕭曹業,承作邦家榮。
南溟豈不遙,萬里開鵬程。
舟人理輕棹,送客聯諸生。
州縣雖徒勞,由茲至公卿。
仁愛在民物,舉世皆和亨。
請看蕭曹業,承作邦家榮。
南溟豈不遙,萬里開鵬程。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將入仙都(宋·方岳)
- 將入關安陸遇兵寇(唐·杜荀鶴)
- 將入關行次湘陰(唐·曹松)
- 將入匡山別芳晝二公二首 其一(唐·貫休)
- 將入匡山別芳晝二公二首 其二(唐·貫休)
- 將入匡山宿韓判官宅(唐·貫休)
- 將入匡廬留別社中諸子(明·釋今音)
- 將入匡廬留別諸同學(明·釋今印)
- 將入城靈口道中作(唐·徐夤)
- 將入富田過深溪聞康山長宗武以視親藥留義山(明·劉崧)
- 將入山留別同學(明·成鷲)
- 將入朱明宿源頭精舍(明·湛若水)
- 將入武陵二首(明·張煌言)
- 將入石壁山作(宋·釋智圓)
- 將入秦試士諸同舍別于西郭水亭得魚字(明·袁宏道)
- 將入羅浮書南枝堂壁(明·薛始亨)
- 將入舟宿暖泉寺(明·王世懋)
- 將入蜀留別同志(明·王恭)
- 將入蜀赴陸放翁逝世八百周年紀念會口占二首(當代·潘樂樂)
- 將入都留別于皇即和見送原韻兼訂北游(清·汪懋麟)
- 將入都門別南樓感賦(清·周映清)
- 將入都(明·沈守正)
- 將入金華諸山述游五十韻(明·胡應麟)
- 將入閩夜行之云門(宋·陸游)
- 將入閩寄故人王而農(清·劉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