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鄧善之提調寫金經(宋末元初·方回)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鄧善之提調寫金經(宋末元初·方回)
二三十載鄉閭師,黃紙初除專講帷。
溧陽雖小亦新郡,學廩粗足晨昏炊。
曰事未然缺次遠,槐宮尚需蟬再嘶。
士食天祿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
我昔識君初未髭,犀角雙盈方顙頤。
飽學武庫富蓄貯,粹行桓璧微瑕疵。
過市目不視左右,何啻董生園不窺。
含章晦美抱素蘊,修之于家朝廷知。
一室萬里限戶閾,腳跟不動名四馳。
譬諸豐城瘞寶劍,紫氣貫斗當有時。
平生識字乃馀事,倉頡科斗揚雄奇。
飾翠泥金寫梵夾,凡善書者能辦之。
至用儒流董厥役,借此進賢培邦基。
晦翁豈止能詩者,澹庵胡公薦以詩。
唐柳公權以筆諫,忠鯁隨事堪箴規。
去去行行勿復遲,未至烹雌炊扊扅。
白玉之堂鳳凰池,不著君輩當著誰。
溧陽雖小亦新郡,學廩粗足晨昏炊。
曰事未然缺次遠,槐宮尚需蟬再嘶。
士食天祿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
我昔識君初未髭,犀角雙盈方顙頤。
飽學武庫富蓄貯,粹行桓璧微瑕疵。
過市目不視左右,何啻董生園不窺。
含章晦美抱素蘊,修之于家朝廷知。
一室萬里限戶閾,腳跟不動名四馳。
譬諸豐城瘞寶劍,紫氣貫斗當有時。
平生識字乃馀事,倉頡科斗揚雄奇。
飾翠泥金寫梵夾,凡善書者能辦之。
至用儒流董厥役,借此進賢培邦基。
晦翁豈止能詩者,澹庵胡公薦以詩。
唐柳公權以筆諫,忠鯁隨事堪箴規。
去去行行勿復遲,未至烹雌炊扊扅。
白玉之堂鳳凰池,不著君輩當著誰。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贈臺州陳孝廉二首(明·盧龍云)
- 贈臺灣名教授汪中老三首(當代·何永沂)
- 贈臺灣總督府屬池浦和三郎、臺南廳屬牧野斌(清·施景琛)
- 贈臺灣日日新聞社、臺灣新聞社、臺南新聞社(清·施景琛)
- 贈史中丞文直(明·謝榛)
- 贈史使君(明·徐熥)
- 贈史君漁沙號(明·唐順之)
- 贈史君美為黃云卿賦(明·袁華)
- 贈史坑冶二首(宋·袁燮)
- 贈史子桓(元·魏初)
- 贈史康時二首(宋·李洪)
- 贈史開封(唐·楊巨源)
- 贈史開府(唐·戴叔倫)
- 贈史德謙(宋·葛勝仲)
-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宋·蘇轍)
- 贈史昭(唐·王昌齡)
- 贈史泳(宋·吳惟信)
- 贈史癡翁(明·沈周)
- 贈史紫微參政(元·魏初)
- 贈史脩文(唐·沈千運)
- 贈史虛白(唐·李中)
- 贈史遵之(清·任源祥)
- 贈右臺監察鄧茂遷左臺殿中(唐·劉懷一)
- 贈葉一山(宋末元初·牟巘)
- 贈葉云巖(明·邱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