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大從軍(唐·陳子昂)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送魏大從軍(唐·陳子昂)
五言律詩 押東韻
五言律詩 押東韻
引用典故:刻燕然石 魏絳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①。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①。
評注
《瀛奎律髓》:
唐之方盛,律詩皆務雄渾。尾句雖拗平仄,以前六句未用意立論,只說行色形勢,末乃勉勵之。此一體。
《唐詩別裁》:絳本和戎,今日「從戎」,此活用之法,一結雄渾。
《網師園唐詩箋》:末四句勉以立功,義正詞雄。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生曰:五、六自然雄句,不假怒張。陳律純以音格標勝,絕不刻劃,索之無異,上口便覺其高。于鱗尚格取音,故選陳詩無遺美。評:陳詩雖勝在音格,然生氣躍然,中饒骨力,故能詣極淺。夫襲其皮毛,虛枵直率之弊,所必不免。
《唐詩鑒賞辭典》:這是一首贈別詩,出征者是陳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志。
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讀來震撼人心。借此,我們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首句暗用漢代威鎮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爭的看法,同時也從側面說明,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壯舉。
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別的地點。古稱河東、河內、河南為三河,大致指黃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區。《史記·貨殖列傳》說:「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處概指在都城長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這里專指西漢時在邊地立過功的趙充國。兩句的旨意是:與友人分別于繁華皇都,彼此心里總不免有些悵惘;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手相約:要象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杰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此二句雖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往之地。一個「橫」字,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一個「接」字,既逼真地描繪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是遙接云中郡,連成一片的。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責任之重大。這就為結句作了鋪墊。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二句作結,便如瓜熟蒂落,極其自然。此處運用的典故,說的是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以卓越的戰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刻石紀功而還。作者又一次激勵友人希望他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漢將功績,也要有我大唐將士的赫赫戰功。這在語意上,又和開頭二句遙相呼應。
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出詩人「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感遇》詩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讀來如聞戰鼓,有氣壯山河之勢。
(施紹文)
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讀來震撼人心。借此,我們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首句暗用漢代威鎮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爭的看法,同時也從側面說明,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壯舉。
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別的地點。古稱河東、河內、河南為三河,大致指黃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區。《史記·貨殖列傳》說:「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處概指在都城長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這里專指西漢時在邊地立過功的趙充國。兩句的旨意是:與友人分別于繁華皇都,彼此心里總不免有些悵惘;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手相約:要象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杰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此二句雖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往之地。一個「橫」字,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一個「接」字,既逼真地描繪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是遙接云中郡,連成一片的。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責任之重大。這就為結句作了鋪墊。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二句作結,便如瓜熟蒂落,極其自然。此處運用的典故,說的是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以卓越的戰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刻石紀功而還。作者又一次激勵友人希望他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漢將功績,也要有我大唐將士的赫赫戰功。這在語意上,又和開頭二句遙相呼應。
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出詩人「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感遇》詩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讀來如聞戰鼓,有氣壯山河之勢。
(施紹文)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僧自然過許峰(宋·薛嵎)
- 送僧至杭(元末明初·王祎)
- 送僧芳蘭谷住持明招寺(明·陶安)
- 送僧蘋洲游醉李(宋·朱繼芳)
- 送僧行古歸越(宋·釋文珦)
- 送僧行腳(宋·釋慧空)
- 送僧行腳(宋·釋慧空)
- 送僧褒仲美游金陵(元·張仲深)
- 送僧見孟侍郎(宋·釋普巖)
- 送僧見孤云掩室(宋·釋居簡)
- 送僧見明極和尚(宋·釋如凈)
- 送僧見龍泉不庵(宋·釋智愚)
- 送僧覺歸上饒(宋·毛滂)
- 送僧講罷歸山(唐·唐求)
- 送僧試經赴金陵(明·王恭)
- 送僧貞實歸杭州天竺(唐·姚合)
- 送僧赴京(明·梁蘭)
- 送僧赴黃山沐湯泉兼參禪宗長老(唐·杜荀鶴)
- 送僧過建康(宋·李龏)
- 送僧過洞庭(明·釋大香)
- 送僧過碧云見北澗(宋·釋心月)
- 送僧過金山(宋·釋心月)
- 送僧近匡廬(明·黎遂球)
- 送僧還東嘉(宋·林逋)
- 送僧還義興簡聰聞復(明·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