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頻夢微之(唐·元稹)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酬樂天頻夢微之(唐·元稹)
七言絕句 押文韻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這是一首和詩,寫于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這時,元稹貫通州,白居易謫江州,兩地迢迢數千里,通信十分困難。因此,詩一開始就說「山水萬重書斷絕」。現在,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來的一首詩,詩中告訴元稹,昨晚上又夢見了他。老朋友感情這樣深摯,使他深深感動。詩的第二句乃說:「念君憐我夢相聞。」元稹在通州害過一場嚴重的瘧疾,病后一直身體很壞,記憶衰退。但「我今因病」的「病」字還包含了更為沉重的精神上的苦悶,包含了無限凄苦之情。四句緊承三句說: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夢見的凈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沒夢見你。與白居易寄來的詩相比,這一結句翻出新意。
白詩是這樣四句:「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白詩不直說自己苦思成夢,卻反以元稹為念,問他何事憶我,致使我昨夜夢君,這表現了對元稹處境的無限關心。詩從對面著墨,構思精巧,感情真摯。
「夢」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兩個人都寫了夢,但寫法截然不同。白詩用記夢以抒念舊之情,元詩一反其意,以不曾入夢寫凄苦心境。白詩用入夢寫苦思,是事所常有,寫人之常情;元詩用不能入夢寫心境,是事所罕有,寫人之至情。
做夢包含了希望與絕望之間極深沉、極痛苦的感情。元稹更推進一層,把不能入夢的原因作了近乎離奇的解釋:我本來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和你夢里相逢,過去也曾多次夢見過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顛倒,所以「惟夢閑人不夢君」。這就把凄苦的心境寫得入骨三分,內容也更為深廣。再說,元稹這首詩是次韻和詩,在韻腳受限制的情況下,別出機杼,更是難得。
(賴漢屏)
白詩是這樣四句:「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白詩不直說自己苦思成夢,卻反以元稹為念,問他何事憶我,致使我昨夜夢君,這表現了對元稹處境的無限關心。詩從對面著墨,構思精巧,感情真摯。
「夢」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兩個人都寫了夢,但寫法截然不同。白詩用記夢以抒念舊之情,元詩一反其意,以不曾入夢寫凄苦心境。白詩用入夢寫苦思,是事所常有,寫人之常情;元詩用不能入夢寫心境,是事所罕有,寫人之至情。
做夢包含了希望與絕望之間極深沉、極痛苦的感情。元稹更推進一層,把不能入夢的原因作了近乎離奇的解釋:我本來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和你夢里相逢,過去也曾多次夢見過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顛倒,所以「惟夢閑人不夢君」。這就把凄苦的心境寫得入骨三分,內容也更為深廣。再說,元稹這首詩是次韻和詩,在韻腳受限制的情況下,別出機杼,更是難得。
(賴漢屏)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分詠四花(清·許傳霈)
- 分詠得套杯(清·敦敏)
- 分詠得鞋(宋·李龏)
- 分詠羅漢松七排(清·陸翰芬)
- 分詠老漁(清·許傳霈)
- 分夫助拽過武城用前韻奉謝蘇郡守思紹宗契(明·林光)
- 分寧縣齋(宋·鄭會)
- 分寧大竹取為酒樽短頸寬大腹可容二升而漆其(宋·韓駒)
- 分定(宋·吳潛)
- 分宜之敗不敗于徐階而敗于藍道行有感其事詩(清·張穆)
- 分宜縣(宋·項安世)
- 分宜詠古(清·沈毓蓀)
- 分宜晚泊江亭望南山之勝絕江往游將還而舟子(宋·朱熹)
- 分宜示沈弟(宋·趙蕃)
- 分宜絕句(宋·阮閱)
- 分宜行臺與德修大參夜酌聯句(明·江源)
- 分宜逆旅逢同郡客子(宋·楊萬里)
- 分宜道中小憩宣風亭(明·盧龍云)
- 分宜道中(宋·孫覿)
- 分宜道中(明·邵寶)
- 分憲后圃二詠(襄陽路) 其一 桃(元·宋褧)
- 分寄方廣避亂諸緇侶八首(明末清初·王夫之)
- 分少陵詩句壽漁樂先生七十 人字(明·韓雍)
- 分歲詞(明·孫一元)
- 分歲(宋·鄧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