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一 彭浪磯(宋·朱敦儒)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采桑子 其一 彭浪磯(宋·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萬里煙塵。
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
日落波平。
愁損辭鄉去國人。
萬里煙塵。
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
日落波平。
愁損辭鄉去國人。
評注
這是一首懷念中原故土的詞,作于金兵南侵后詞人離開故鄉洛陽南下避難,途經今江西彭澤縣的彭浪磯時。全詞上片著重抒情,而情中帶景;下片側重寫景,而景中含情,整首詞于清婉中含沉重的傷時感亂之情,流麗而有沉郁之致。題為「彭浪磯 」,當是途經今江西彭澤縣的彭浪磯而作,磯在長江邊,與江中的大、小孤山相對。
起首二句敘事即景自寓身世經歷 。乘一葉扁舟,到江南去避難作客,仰望那長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飄蕩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復相類。兩句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亦賦亦比亦興,起得渾括自然。「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兩句寫回首北望所見所感。中原失守,國士同悲。這兩句直抒情懷,略無雕飾,取景闊大,聲情悲壯。
過片「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兩句,收回眼前現境。薄暮時分,泊舟磯畔,但見江中的碧山正為暮靄所籠置 ,磯邊的汀洲,蘆根殘存,楓葉飄零,滿眼蕭瑟冷落的景象。這里寫磯邊秋暮景色,帶有濃厚的凄清黯淡色彩,這是詞人在國家殘破、顛沛流離中的情緒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兩句總收,點明自己「辭鄉去國」以來的心情。日落時分,往往是增加羈旅者鄉愁的時刻,對于作者這樣一位倉皇避難的旅人來說,他的寂寞感、凄涼感不用說是更為強烈了。漸趨平緩的江波,在這里恰恰反托出了詞人不平靜的心情。
這首詞上片著重抒情,而情中帶景;下片側重寫景,而景中含情。全篇清婉而又沉郁,有慷慨悲歌之新境界。
起首二句敘事即景自寓身世經歷 。乘一葉扁舟,到江南去避難作客,仰望那長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飄蕩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復相類。兩句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亦賦亦比亦興,起得渾括自然。「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兩句寫回首北望所見所感。中原失守,國士同悲。這兩句直抒情懷,略無雕飾,取景闊大,聲情悲壯。
過片「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兩句,收回眼前現境。薄暮時分,泊舟磯畔,但見江中的碧山正為暮靄所籠置 ,磯邊的汀洲,蘆根殘存,楓葉飄零,滿眼蕭瑟冷落的景象。這里寫磯邊秋暮景色,帶有濃厚的凄清黯淡色彩,這是詞人在國家殘破、顛沛流離中的情緒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兩句總收,點明自己「辭鄉去國」以來的心情。日落時分,往往是增加羈旅者鄉愁的時刻,對于作者這樣一位倉皇避難的旅人來說,他的寂寞感、凄涼感不用說是更為強烈了。漸趨平緩的江波,在這里恰恰反托出了詞人不平靜的心情。
這首詞上片著重抒情,而情中帶景;下片側重寫景,而景中含情。全篇清婉而又沉郁,有慷慨悲歌之新境界。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四月二日曾剛父招集崇效寺(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四月二日林自■城歸寫呈遷居詩四首因以述懷(元末明初·謝應芳)
- 四月二日西湖再汛四首(明·張寧)
- 四月二日進士唱名萬里以省試官待罪殿廬遇林(宋·楊萬里)
- 四月二日邀李總戎郊行小酌(明·江源)
- 四月二日雨中撥悶(明·楊慎)
- 四月二日(宋·韓淲)
- 四月五夜見螢(宋·陸游)
- 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藥侍郎三花盛開醉中成三(宋·陳著)
- 四月五日周師攜尊過岳麓山房同少泉侯丈小集(明·于慎行)
- 四月五日夜與敘庵末庵樂庵得庵話別集句(明·楊慎)
- 四月五日微雨免朝與李太史世賢步出皇城門喜(明·程敏政)
- 四月五日早晴二首(宋·周紫芝)
-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明·祁順)
- 四月五日游淮云寺儀上人限韻求題(明·陸伸)
- 四月五日解維成都連日行淺灘中或遲或速如在(宋·項安世)
- 四月五日車駕朝獻景靈宮省前迎駕起居口號(宋·楊萬里)
- 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宋·陳著)
- 四月五日集陳園照山堂(宋·范成大)
- 四月從駕詣德壽宮與諸公會食于和樂樓是日借(宋·王十朋)
- 四月作二絕(當代·盧青山)
- 四月八日三絕(宋·劉克莊)
- 四月八日偕張菊村鄧匪石洪樂閑游城西諸寺以(宋末元初·陸文圭)
- 四月八日午門賜宴次秉衡韻(明·何瑭)
- 四月八日始游北海弟子孫世揚從(近現代·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