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三(宋·朱敦儒)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采桑子 其三(宋·朱敦儒)
一番海角凄涼夢,卻到長安。
翠帳犀簾。
依舊屏斜十二山。
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云散香殘。
風雨蠻溪半夜寒。
翠帳犀簾。
依舊屏斜十二山。
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云散香殘。
風雨蠻溪半夜寒。
評注
這首《采桑子 》,是作者客居南雄州時追懷汴京繁華、傷時感亂之作。
起筆二句敘夢回汴京 。「海角」指詞人當時所在的嶺南海隅之地 。「長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南雄州一帶,當時是荒涼的邊遠地區。詞人避亂遐方,形單影只,舉目無親。在這里,即使做夢,也該是凄涼的。但今宵所作的夢,卻把自己帶回了往昔繁華的舊都。「海角」與「長安」,不僅表明空間距離遙遠,而且標志著喪亂與繁華、戰爭與承平兩個不同的歷史環境 。「卻」字正突出強調了這不同的歷史環境所給予詞人的心理感受,其中有意外的欣喜,更含無限的感愴。
「翠帳犀簾,依舊屏斜十二山 。」二句展示夢境中京師繁華舊事的一角。在華美的居室里,翠帳低懸,犀簾垂地,床前的屏風,曲曲斜斜,依舊展開著十二扇屏山 。這里只寫「翠帳」、「犀簾」、「屏山」,而它們所暗示的往昔汴京士大夫的繁華生活、溫馨舊事不難想見 。「依舊」二字,不但貫通上下兩句,而且貫通上下兩片。在夢中,這一切都是那樣熟悉、親切,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實際上這一切已經成為不可回復的舊夢。夢中「依舊」正暗示出夢后的蕩然無存。
過片「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緊承上片三四句,續寫繁華舊夢。美麗的歌妓在宴席上為自己調琴理弦,彈奏樂曲,斂眉低首,若不勝情,說不盡的溫馨旖旎,風流綺艷。上片三四句側重寫環境,這兩句側重寫人的活動。兩匯合,即一幅華堂夜宴圖。
由此可見詞人所懷戀的汴京繁華,實際上就是上層士大夫的樂宴生活。
「云散香殘 ,風雨蠻溪半夜寒。」云散,用宋玉《高唐賦》巫山神女旦為朝云的故實,暗示綺艷夢境的消逝;香殘,是說夢境既逝,夢中的馨香亦不復存留。眼前面對的,是荒寒的海角凄涼之地;耳畔聽到的,是夜半風雨交加中蠻溪流水的凄寒聲響。消逝的夢境與凄寒的現境的對照,強化了詞人的今昔盛衰之感、傷時感亂之痛和天涯羈旅之悲,結尾的「寒」字,不純是切膚之感到的,更是內心寂寞凄涼的反映。
起筆二句敘夢回汴京 。「海角」指詞人當時所在的嶺南海隅之地 。「長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南雄州一帶,當時是荒涼的邊遠地區。詞人避亂遐方,形單影只,舉目無親。在這里,即使做夢,也該是凄涼的。但今宵所作的夢,卻把自己帶回了往昔繁華的舊都。「海角」與「長安」,不僅表明空間距離遙遠,而且標志著喪亂與繁華、戰爭與承平兩個不同的歷史環境 。「卻」字正突出強調了這不同的歷史環境所給予詞人的心理感受,其中有意外的欣喜,更含無限的感愴。
「翠帳犀簾,依舊屏斜十二山 。」二句展示夢境中京師繁華舊事的一角。在華美的居室里,翠帳低懸,犀簾垂地,床前的屏風,曲曲斜斜,依舊展開著十二扇屏山 。這里只寫「翠帳」、「犀簾」、「屏山」,而它們所暗示的往昔汴京士大夫的繁華生活、溫馨舊事不難想見 。「依舊」二字,不但貫通上下兩句,而且貫通上下兩片。在夢中,這一切都是那樣熟悉、親切,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實際上這一切已經成為不可回復的舊夢。夢中「依舊」正暗示出夢后的蕩然無存。
過片「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緊承上片三四句,續寫繁華舊夢。美麗的歌妓在宴席上為自己調琴理弦,彈奏樂曲,斂眉低首,若不勝情,說不盡的溫馨旖旎,風流綺艷。上片三四句側重寫環境,這兩句側重寫人的活動。兩匯合,即一幅華堂夜宴圖。
由此可見詞人所懷戀的汴京繁華,實際上就是上層士大夫的樂宴生活。
「云散香殘 ,風雨蠻溪半夜寒。」云散,用宋玉《高唐賦》巫山神女旦為朝云的故實,暗示綺艷夢境的消逝;香殘,是說夢境既逝,夢中的馨香亦不復存留。眼前面對的,是荒寒的海角凄涼之地;耳畔聽到的,是夜半風雨交加中蠻溪流水的凄寒聲響。消逝的夢境與凄寒的現境的對照,強化了詞人的今昔盛衰之感、傷時感亂之痛和天涯羈旅之悲,結尾的「寒」字,不純是切膚之感到的,更是內心寂寞凄涼的反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題伯時明皇蜀道圖(宋·李綱)
- 題伯時畫嚴子陵釣灘(宋·黃庭堅)
- 題伯時畫揩癢虎(宋·黃庭堅)
- 題伯時畫松下淵明(宋·黃庭堅)
- 題伯時畫溫溪心等貢五馬(宋·陳與義)
- 題伯時畫蓮社圖(宋·李彭)
- 題伯時畫觀魚僧(宋·黃庭堅)
- 題伯時畫(宋·晁補之)
- 題伯時馬(元·吳澄)
- 題伯時馬(宋·黃庭堅)
- 題伯牙臺(清·方玉潤)
- 題伯牙子房子猷太白四圖(明·楊士奇)
- 題伯牙訪友圖一首(清·金朝覲)
- 題伯牙鼓琴圖(明·楊士奇)
- 題伯瑜泣杖(明·胡奎)
- 題伯祖平樂守素齋翁像(明·唐順之)
- 題伯禹給事漫吾亭(宋·汪藻)
- 題伯衢扇(明·劉崧)
- 題伯量春風堂(宋·裘萬頃)
- 題伯穎云林茅屋圖(元末明初·藍仁)
- 題伴云樵唱(宋·徐經孫)
- 題伴讀董時貢所藏山水(明·管訥)
- 題似山五云山房(清·魯鴻)
- 題何仁仲園亭二首(明·胡應麟)
- 題何仁仲甘露園(明·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