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唐·劉長卿)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唐·劉長卿)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七言絕句 押尤韻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評注
《唐詩選》:
兩「自」字,有情、無情之別,最佳。
《唐詩歸折衷》:唐云:又從「遠」字中生出。吳敬夫云:最是佳境,點入愁中,卻又凄絕。
《大歷詩略》:只如說話,始見真情。
《網師園唐詩箋》:同病相憐,情詞愷切。
《唐詩鑒賞辭典》:詩題「重送」,是因為這以前詩人已寫過一首同題的五言律詩。劉、裴曾一起被召回長安又同遭貶謫,同病相憐,發為歌吟,感情真摯動人。
首句描寫氛圍。「猿啼」寫聲音,「客散」寫情狀,「暮」字點明時間,「江頭」交代地點。七個字,沒有一筆架空,將送別的環境,點染得「黯然銷魂」。猿啼常與悲凄之情相關。《荊州記》載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何況如今聽到猿聲的,又是處于逆境中的遷客,縱然不浪浪淚下,也難免要愴然動懷了。「客散暮江頭」,也都不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日落西山,暮靄沉沉,旅人揚帆,送者星散,此時尚留在江頭,即將分手的詩人與裴郎中又怎能不更動情呢?
第二句「人自傷心水自流」,切合規定情景中的地點「江頭」,這就越發顯出上下兩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時日暮客散,友人遠去,自己還留在江頭,更感到一種難堪的孤獨,只好獨自傷心了,而無情的流水卻只管載著離人不停地流去。兩個「自」字,使各不相干的「傷心」與「水流」聯系到了一起,以無情水流反襯人之「傷心」,以自流之水極寫無可奈何的傷心之情。
三四句從「傷心」兩字一氣貫下,以前兩句更推進一步。第三句在「遠」字前綴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經不幸,而裴郎中被貶謫的地方更遠,著重寫出對方的不幸,從而使同病相憐之情,依依惜別之意,表現得更為豐富、深刻。末句「青山萬里一孤舟」與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應,而「青山萬里」又緊承上句「更遠」而來,既寫盡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遠去的只有萬里青山,又表達了詩人戀戀不舍的深情。隨著孤帆遠影在望中消失,詩人的心何嘗沒
有隨著眼前青山的延伸,與被送者一道漸行漸遠呢!
從通篇來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陳其事的賦體,緊緊扣住江邊送別的特定情景來寫,使寫景與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摯意深,別有韻味。前人論劉長卿「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此詩寫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見他的「煉飾」功夫。
(陳志明)
首句描寫氛圍。「猿啼」寫聲音,「客散」寫情狀,「暮」字點明時間,「江頭」交代地點。七個字,沒有一筆架空,將送別的環境,點染得「黯然銷魂」。猿啼常與悲凄之情相關。《荊州記》載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何況如今聽到猿聲的,又是處于逆境中的遷客,縱然不浪浪淚下,也難免要愴然動懷了。「客散暮江頭」,也都不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日落西山,暮靄沉沉,旅人揚帆,送者星散,此時尚留在江頭,即將分手的詩人與裴郎中又怎能不更動情呢?
第二句「人自傷心水自流」,切合規定情景中的地點「江頭」,這就越發顯出上下兩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時日暮客散,友人遠去,自己還留在江頭,更感到一種難堪的孤獨,只好獨自傷心了,而無情的流水卻只管載著離人不停地流去。兩個「自」字,使各不相干的「傷心」與「水流」聯系到了一起,以無情水流反襯人之「傷心」,以自流之水極寫無可奈何的傷心之情。
三四句從「傷心」兩字一氣貫下,以前兩句更推進一步。第三句在「遠」字前綴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經不幸,而裴郎中被貶謫的地方更遠,著重寫出對方的不幸,從而使同病相憐之情,依依惜別之意,表現得更為豐富、深刻。末句「青山萬里一孤舟」與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應,而「青山萬里」又緊承上句「更遠」而來,既寫盡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遠去的只有萬里青山,又表達了詩人戀戀不舍的深情。隨著孤帆遠影在望中消失,詩人的心何嘗沒
有隨著眼前青山的延伸,與被送者一道漸行漸遠呢!
從通篇來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陳其事的賦體,緊緊扣住江邊送別的特定情景來寫,使寫景與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摯意深,別有韻味。前人論劉長卿「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此詩寫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見他的「煉飾」功夫。
(陳志明)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贈握卿叔丁卯年采訪續脩臺灣縣志(清·陳玉珂)
- 贈握卿弟丙寅年呈禁扮妝武圣神像(清·陳肇昌)
- 贈揭學士孫和仲(明·胡奎)
- 贈揭景哲茂才別(元·范梈)
- 贈揭陽鐘生(明·林大春)
- 贈摘阮道士(宋·李龏)
- 贈播州田宣慰(明·萬白)
- 贈支山人(明·胡應麟)
- 贈支提德最(宋·李洪)
- 贈攻石內兄(近現代·黃福基)
- 贈放梅師兼呈浩大師(明·何絳)
- 贈放煙火者(元·趙孟頫)
- 贈故鄉人(宋·沈括)
- 贈故人二首(當代·陳振家)
- 贈故人全王孫(明·楊基)
- 贈故人劉器之待制(宋·李昭玘)
- 贈故人陳孟敷牧安陸州(明·王恭)
- 贈故人馬子喬詩六首(南北朝·鮑照)
- 贈故人(唐·薛馧)
- 贈故人(宋·馮時行)
- 贈故人(宋·綦革)
- 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 其一 (明·盧楠)
- 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明·盧楠)
- 贈故將軍劉忠父(明·王世貞)
- 贈故將軍(唐·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