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晚秋(唐·趙嘏)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長安晚秋(唐·趙嘏)
七言律詩 押尤韻
七言律詩 押尤韻
題注:一作秋望,一作秋夕。
引用典故:南冠 鱸魚正美
云物凄涼①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評注
《唐摭言》:
杜紫微覽趙渭南卷,《早秋》詩云:「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吟詠不已,因目為「趙倚樓」。
《唐詩鼓吹注解》:此在長安因感晚秋之景,而懷故園也。
《批選唐詩》:清聳。
《唐詩鏡》:三四景色歷寂,意象自成。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弼列為前虛后實體。此羈跡長安,因感晚秋之景而懷思故園不得歸以適志,而興留滯他鄉之恨也。沙中金云:次聯「雁」字,「人」字,詩眼,用拗字,此獨妙。承祐詩大抵清幽便捷,評者謂不減劉隨州。
《詩源辨體》:「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一聯,杜紫微賞詠不已,稱為「趙倚樓」,惜下聯不稱。
《唐詩鼓吹箋注》:「云物凄涼」,晚秋也;「漢家宮闕」,長安晚秋也:此皆倚樓人之所望也。三又接筆以「殘星幾點」寫「雁橫塞」,再寫晚秋;四即順筆以「長笛一聲人倚樓」作對。此真絕好章法,宜為千古絕唱。
《增訂唐詩摘鈔》:韻用「樓」字,唐人多有佳句,此「樓」字更用得妙。……「雁」、「菊」、」蓮」、皆秋時之物;曰「幾點」、「一聲」、「半開」、「落盡」,皆寫凄涼;而又以「靜」字、「愁」字點破。「長笛」一句,寫凄涼更透露。
《五朝詩善鳴集》:高華新燦,賞杜紫微稱美不置。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通篇苦在一「空」字,可知?
《唐三體詩評》:第二萬鈞之力。「流」字起「動」字,蘊藉至此。
《唐律偶評》:「動」字暗藏秋風起在內。直是社稷傾搖景象,不可顯指,半明半暗,深于詩教……「長笛」乃山陽之感也。五六「半開」、「落盡」言歸期已后,猶不知幾,豈有人執其手足耶?詩至此,安得不令杜紫微俯首!
《唐詩貫珠》:調高氣暢。其靈活處,煉字得力。「流」字落想佳。
《磧砂唐詩》:真有靈氣中涵、不可摸索之妙。何也?殘星幾點,天光欲曙矣;翔雁南飛,秋聲已慘,況值長笛風清,動人旅思之時乎?悄然生感,倚樓獨立,正覺難以為情也,陶鑄成句,毫不道破,令人誦之,悠然遠引,所以延譽當年、流傳后世者,定精神與之俱在也(「殘里」二句下)。
《山滿樓箋注唐人七言律》:此不得志而思歸之作也……三四「殘星」、「長笛」,見景實事,而以「雁橫塞」陪出「人倚樓」,自是興體。格高調響,杜紫微吟賞不已,稱之為「趙倚樓」,有以也。夫五之「籬菊靜」,六之「渚蓮愁」,正所以雙逼起七之「鱸魚美」,皆遙想故園景物也……「空戴南冠」,一「空」字最苦,其所以欲歸,正在此。
《唐詩箋注》:此詩感秋思歸,為達曙曉望,故有「漢家宮闕」之句……結言思歸不得,借「楚囚」以托之。
《瀛奎律髓匯評》:馮班:第二句點長安。以長安結。紀昀:三四佳,馀亦平平。
《唐詩析類集訓》:首以凄涼作骨,末結所以凄涼之意。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1)云物:指天空中的云霧。 拂曙:拂曉。(2)高秋:深秋。(3)渚:池沼。(4)鱸魚:巨口細鱗,惟松江四腮的最好。(5)南冠:楚冠。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往在東武,與人往反作粲字韻詩四首,今黃魯(宋·蘇軾)
- 往在京師趙君希德有南游之約四月廿五風雨中(明·顧清)
- 往在都下時與鄒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無日不相(宋·陸游)
- 往在(唐·杜甫)
- 往復無間(宋·釋重顯)
- 往復詩多用佛語再次前韻示仲輔(宋·李綱)
- 往復酬和積十馀篇濤不能詩肯堂強之乃依其韻(清·賀濤)
- 往大云山車中見桃花與杜鵑并作,蓋月馀冷雨(當代·盧青山)
- 往大足道經安岳蟠龍山山路崎嶇比棧道尤險為(清·常紀)
- 往天目祈雨(宋·虞儔)
- 往姑蘇與友人別杭州(宋·謝翱)
- 往季家市路經孤山口占一絕(清·朱寶廉)
- 往學校食堂午飯(當代·劉雄)
- 往寧靖亭修謁(清·沈光文)
- 往安福宿代度寺(宋·楊萬里)
- 往寶應視樸生疾過鎮江作(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往富平傷懷(唐·韋應物)
- 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宋·蘇軾)
- 往山下石巖醉臥成詩三首 其一(明·胡居仁)
- 往山下石巖醉臥成詩三首 其二(明·胡居仁)
- 往山舍值雨不得至(明·王問)
- 往山舍道中作(宋·李覯)
- 往歲在白沙見江上往來祀神者殺豬羊鵝鴨日夕(宋·呂本中)
- 往歲破桶岡宗舜祖世麟老宣慰實來督兵今茲思(明·王守仁)
- 往歲自京口與曾公永宏父同行至下蜀因次前韻(宋·韓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