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過賈誼宅(唐·劉長卿)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長沙過賈誼宅(唐·劉長卿)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①悲。
秋草獨②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③,憐君何事到天涯。
秋草獨②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③,憐君何事到天涯。
評注
《唐詩品匯》:
劉云:怨甚(「漢文有道」二句下)。
《唐音癸簽》:「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初讀之似海語,不知其最確切也,誼《鵩賦》云:「四月孟夏,庚子日斜,野鳥入室,主人將去。」「日斜」、「人去」,即用誼語,略無痕跡。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哀怨之甚,《鵩賦》中語,自然妙合。周珽曰:以風雅之神,行感愾之思,正如《鵩鳥》一賦,直欲悲吊千古。吳山民云:三、四無限凄傷,一結黯然。
《唐風定》:深悲極怨,乃復妍秀溫和,妙絕千古。
《唐詩貫珠》:松秀輕圓,中唐風致。
《增訂唐詩摘鈔》:黃生曰:后四句語語打到自家身上,憐賈正所以自憐也。三、四「人去」、「日斜」,皆《鵩賦》中字,妙在用事無痕。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筆法頓挫,言外有無窮感慨,不愧中唐高調。
《大歷詩略》:極沉摯以澹緩出之,結乃深悲而反咎之也。讀此詩須得其言外自傷意,茍非遷客,何以低回如此?
《唐詩箋要》:怨語難工,難在澹宕婉深耳。「秋草」、「湘水」二語,尤當雋絕千古。
《唐詩別裁》:誼之遷謫,本因被讒,今云何事而來,含情不盡。
《精選七律耐吟集》:「一唱三嘆息,慷慨有馀哀」,此種是也。
《昭昧詹言》:首二句敘賈誼宅,三四「過」字,五六入議,收以自己托意,亦全是言外有作詩人在,過宅人在。
《湘綺樓說詩》:運典無痕跡。
《峴傭說詩》:「漢文有道」一聯可謂工矣。上聯「芳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疑為空寫,不知「人去」句即用《鵩賦》「主人將去」,「日斜」句即用「庚子日斜」。可悟運典之妙,水中著鹽,如是如是。
《唐詩鑒賞辭典》:詩人聯系與賈誼遭貶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滿凄涼寥落之情。滿腹牢騷,對歷來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將自己和賈誼融為一體。
這是一篇堪稱唐詩精品的七律。詩的內容,與作者的遷謫生涯有關。劉長卿「剛而犯上,而遭遷謫」(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第一次遷謫在唐肅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蘇州長洲縣尉被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茂名南)縣尉;
第二次在唐代宗大歷八年(773)至十二年間的一個深秋,因被誣陷,由淮西鄂岳轉運留后被貶為睦州(浙江建德)司馬。從這首詩所描寫的深秋景象來看,詩當作于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那時正是秋冬之交,與詩中節令恰相符合。
在一個深秋的傍晚,詩人只身來到長沙賈誼的故居。賈誼,是漢文帝時著名的政論家,因被權貴中傷,出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雖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類似的遭遇,使劉長卿傷今懷古,感慨萬千,而吟哦出這首律詩。「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謫宦」,只落得「萬古」留悲,上下句意鉤連相生,呼應緊湊,給人以抑郁沉重的悲涼之感。「此」字,點出了「賈誼宅」。「棲遲」,象鳥兒那樣的斂翅歇息,飛不起來,這種生活本就是驚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賈誼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標舉賈誼的身分。一個「悲」字,直貫篇末,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不僅切合賈誼的一生,也暗寓了劉長卿自己遷謫的悲苦命運。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頷聯是圍繞題中的「過」字展開描寫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而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一種景仰向慕、寂寞興嘆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僅是眼前所見,也是賈誼當時的實際處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勢的寫照。益以「空見」二字,更進一層地把哲人其萎,回天乏術、無可奈何的痛苦和悵惘,抒寫得沁人心脾。這兩句詩還化用了賈誼《鵩鳥賦》的句子。賈誼在長沙時,看到古人以為不祥的鵩鳥,深感自己的不幸,因而在賦中發出了「庚子日斜兮,鵩集余舍」、「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的感喟。劉長卿借用其字面,創造了「人去后」、「日斜時」的倍覺黯然的氣氛。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頸聯從賈誼的見疏,隱隱聯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個「有道」,一個「猶」字。號稱「有道」的漢文帝,對賈誼尚且這樣薄恩,那么,當時昏聵無能的唐代宗,對劉長卿當然更談不上什么恩遇了;劉長卿的一貶再貶,沉淪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這就是所謂「言外之意」。詩人將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今皇上,手法是相當高妙的。接著,筆鋒一轉,寫出了這一聯的對句「湘水無情吊豈知」。這也是頗得含蓄之妙的。湘水無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國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賈誼會來到湘水之濱吊念自己(賈誼寫有《吊屈原賦》);西漢的賈誼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劉長卿又會迎著蕭瑟的秋風來憑吊自己的遺址。后來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來傾聽,當世更有誰能理解呢!詩人由衷地在尋求知音,那種抑郁無訴、徒呼負負的心境,刻畫得如此動情,如此真切。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讀此尾聯的出句,好象劉長卿就站在我們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濃了,江山更趨寂靜。一陣秋風掠過,黃葉紛紛飄落,在枯草上亂舞。這幅荒村日暮圖,不正是劉長卿活動的典型環境?它象征著當時國家的衰敗局勢,與第四句的「日斜時」映襯照應,加重了詩篇的時代氣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賈誼,也指代劉長卿自己;「憐君」,不僅是憐人,更是憐己。「何事到天涯」,可見二人原本不應該放逐到天涯。
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無罪的呵,為什么要受到這樣嚴厲的懲罰!這是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訴。讀著這故為設問的結尾,仿佛看到了詩人抑制不住的淚水,聽到了詩人一聲聲傷心哀惋的嘆喟。
這首懷古詩表面上詠的是古人古事,實際上還是著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間處處有詩人的自我在,但這些又寫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講究含蓄蘊藉的,詩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合到詩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給人以警醒的感覺。
(徐竹心)
這是一篇堪稱唐詩精品的七律。詩的內容,與作者的遷謫生涯有關。劉長卿「剛而犯上,而遭遷謫」(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第一次遷謫在唐肅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蘇州長洲縣尉被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茂名南)縣尉;
第二次在唐代宗大歷八年(773)至十二年間的一個深秋,因被誣陷,由淮西鄂岳轉運留后被貶為睦州(浙江建德)司馬。從這首詩所描寫的深秋景象來看,詩當作于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那時正是秋冬之交,與詩中節令恰相符合。
在一個深秋的傍晚,詩人只身來到長沙賈誼的故居。賈誼,是漢文帝時著名的政論家,因被權貴中傷,出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雖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類似的遭遇,使劉長卿傷今懷古,感慨萬千,而吟哦出這首律詩。「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謫宦」,只落得「萬古」留悲,上下句意鉤連相生,呼應緊湊,給人以抑郁沉重的悲涼之感。「此」字,點出了「賈誼宅」。「棲遲」,象鳥兒那樣的斂翅歇息,飛不起來,這種生活本就是驚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賈誼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標舉賈誼的身分。一個「悲」字,直貫篇末,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不僅切合賈誼的一生,也暗寓了劉長卿自己遷謫的悲苦命運。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頷聯是圍繞題中的「過」字展開描寫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而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一種景仰向慕、寂寞興嘆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僅是眼前所見,也是賈誼當時的實際處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勢的寫照。益以「空見」二字,更進一層地把哲人其萎,回天乏術、無可奈何的痛苦和悵惘,抒寫得沁人心脾。這兩句詩還化用了賈誼《鵩鳥賦》的句子。賈誼在長沙時,看到古人以為不祥的鵩鳥,深感自己的不幸,因而在賦中發出了「庚子日斜兮,鵩集余舍」、「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的感喟。劉長卿借用其字面,創造了「人去后」、「日斜時」的倍覺黯然的氣氛。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頸聯從賈誼的見疏,隱隱聯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個「有道」,一個「猶」字。號稱「有道」的漢文帝,對賈誼尚且這樣薄恩,那么,當時昏聵無能的唐代宗,對劉長卿當然更談不上什么恩遇了;劉長卿的一貶再貶,沉淪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這就是所謂「言外之意」。詩人將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今皇上,手法是相當高妙的。接著,筆鋒一轉,寫出了這一聯的對句「湘水無情吊豈知」。這也是頗得含蓄之妙的。湘水無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國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賈誼會來到湘水之濱吊念自己(賈誼寫有《吊屈原賦》);西漢的賈誼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劉長卿又會迎著蕭瑟的秋風來憑吊自己的遺址。后來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來傾聽,當世更有誰能理解呢!詩人由衷地在尋求知音,那種抑郁無訴、徒呼負負的心境,刻畫得如此動情,如此真切。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讀此尾聯的出句,好象劉長卿就站在我們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濃了,江山更趨寂靜。一陣秋風掠過,黃葉紛紛飄落,在枯草上亂舞。這幅荒村日暮圖,不正是劉長卿活動的典型環境?它象征著當時國家的衰敗局勢,與第四句的「日斜時」映襯照應,加重了詩篇的時代氣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賈誼,也指代劉長卿自己;「憐君」,不僅是憐人,更是憐己。「何事到天涯」,可見二人原本不應該放逐到天涯。
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無罪的呵,為什么要受到這樣嚴厲的懲罰!這是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訴。讀著這故為設問的結尾,仿佛看到了詩人抑制不住的淚水,聽到了詩人一聲聲傷心哀惋的嘆喟。
這首懷古詩表面上詠的是古人古事,實際上還是著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間處處有詩人的自我在,但這些又寫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講究含蓄蘊藉的,詩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合到詩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給人以警醒的感覺。
(徐竹心)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雨中坐方平弟旃檀館即事(明·袁宏道)
- 雨中坐樓上書所見(明·湛若水)
-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韻(明·李贄)
- 雨中復上岱宗遇聶二歸簡朱大(清·羅聘)
- 雨中復惠詩仍次前韻(宋·張守)
- 雨中夏日書事(明·胡奎)
- 雨中夕食戲作三首(宋·陸游)
- 雨中夜坐有感(明·倪岳)
- 雨中夜宿瓜州江浦(元·李元圭)
- 雨中夜歸聞兩兒誦書偶成二絕幸明叔先生同賦(宋·趙蕃)
- 雨中夜起時寥志二弟自上海來強志三弟詢先七(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
- 雨中太倉津亭別子柔泊舟昆山(明·程嘉燧)
- 雨中奉寄李仲吉員外戴子華二契兄(明·朱同)
- 雨中奉訊唐惟良(明·黎民表)
- 雨中守歲答李伯熙見贈三十六韻(明·歐必元)
- 雨中客至(明·陳鳳)
- 雨中宴莊氏東園留題山亭(明·陸深)
- 雨中宴集棲霞樓感懷(明·傅汝楫)
- 雨中家人致酒(宋·劉敞)
- 雨中宿萬年寺(宋·洪適)
- 雨中宿義興寺(唐·耿湋)
- 雨中宿僧院(唐·張喬)
- 雨中宿受之館惜別(明·程嘉燧)
- 雨中宿子朋齋臨烏龍潭(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 雨中宿山寺(明·欽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