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 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宋·李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六么令 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宋·李綱)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
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
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
兵戈凌滅。
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
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
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
高樓誰設。
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
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
兵戈凌滅。
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
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
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
高樓誰設。
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評注
這首詞大約作于南渡初期的被貶途中,詞中借金陵懷古之題,抒抗金報國之志,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張和不妥協態度。
上片極寫六朝古都——金陵的歷史滄桑,寫出了歷史的無情。起二句點出金陵的地勢特點:長江千里奔來,浩浩蕩蕩,江面寬闊,有「天塹」之稱。也許是這一特有的地理條件,使金陵成為佳麗地、帝王州,然而長江猶如歷史,也是最無情的,它不舍晝夜,奔騰到海不復回,帶起了它所能帶走的一切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宗。以下即從不同的側面寫六朝的消聲滅跡 。「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 」,記下了這座古城的歷史的足音,風靡一時的淫哇低唱已不復聞,只有疏緩的古寺鐘聲還在,感慨深沉。「玉樹」,指《玉樹后庭花》曲,為南朝最末一個帝王陳后主為其愛妃張麗華所制,一向被當作六朝荒淫的一個標志。如今這些亡國之音再也聽不到了,自然意味著六朝的消失 。「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 」,接著從時間上慨嘆六朝興亡變化之速,至此又已過去了數百年。歲月流逝得如此之快,能不令人吃驚嗎?「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是從金陵的形跡上看六朝的無影無蹤的。兵戈,指戰爭;改朝換代時進行的戰爭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華一掃而光,但見天邊的月亮仍自管圓了缺,缺了圓。這與劉禹錫寫的「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用意相同 ,都是用日月山川的古今共存,仿佛有情,反襯出歷史與時間的無情,分外令人感慨。
下片主要表現詞人的身世之感,抒寫自己的抗戰志向。「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從眼前景物落筆。鄱陽(今名波陽)臨鄱陽湖,湖水通長江,從湖水的漲落聯想到江潮的起伏,并與首句「 長江千里」相應。因波而及江,因江而及樹。這兩句體現了他對景神馳,心潮起伏的情狀。于是發出深深的感慨:「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 。」意即誰能體諒到我是被朝中奸邪排擠打擊,貶斥到此的一個遷客呢?人已老大,而聲名節操尚未確立,能不悲傷嗎?以下五句即緣此生發 ,表明堅貞不屈的立場 。「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 」,直抒胸臆 。「歲寒」指的是困境、逆境;「途遠」,指達到目的所費的時日。此二句說不管環境如何惡劣,道路多么遙遠,我的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抗戰到底的意志決不改變。結三句卻變換一種方式 ,用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表明自己獨立不移、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由于柳宗元《江雪》一詩所塑造的漁翁形象已深入人心,以此作結,不僅將作者的磊落之氣、堅貞之節表露無遺,而且神思曠遠,頗有余味。
此詞雖先敷設一層悲愁暗淡的色彩,卻不掩抗金報國的豪氣,上片的低沉、頓挫、悱惻與下片的高昂、慷慨、豪邁水乳交融,意脈貫通,表達了作者在悲憤中奮起的志向。全詞氣氛清冷,場面闊遠,意境深遠,格調剛毅。寫景文字不多,但頗具特色,景物立體感強,有動有靜 ,有聲有色。詞中抒情手法多種多樣,既有直接的議論抒情,又有間接的以景抒情。作者吊古懷今,表達出憂國傷懷的思緒和感慨。
上片極寫六朝古都——金陵的歷史滄桑,寫出了歷史的無情。起二句點出金陵的地勢特點:長江千里奔來,浩浩蕩蕩,江面寬闊,有「天塹」之稱。也許是這一特有的地理條件,使金陵成為佳麗地、帝王州,然而長江猶如歷史,也是最無情的,它不舍晝夜,奔騰到海不復回,帶起了它所能帶走的一切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宗。以下即從不同的側面寫六朝的消聲滅跡 。「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 」,記下了這座古城的歷史的足音,風靡一時的淫哇低唱已不復聞,只有疏緩的古寺鐘聲還在,感慨深沉。「玉樹」,指《玉樹后庭花》曲,為南朝最末一個帝王陳后主為其愛妃張麗華所制,一向被當作六朝荒淫的一個標志。如今這些亡國之音再也聽不到了,自然意味著六朝的消失 。「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 」,接著從時間上慨嘆六朝興亡變化之速,至此又已過去了數百年。歲月流逝得如此之快,能不令人吃驚嗎?「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是從金陵的形跡上看六朝的無影無蹤的。兵戈,指戰爭;改朝換代時進行的戰爭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華一掃而光,但見天邊的月亮仍自管圓了缺,缺了圓。這與劉禹錫寫的「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用意相同 ,都是用日月山川的古今共存,仿佛有情,反襯出歷史與時間的無情,分外令人感慨。
下片主要表現詞人的身世之感,抒寫自己的抗戰志向。「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從眼前景物落筆。鄱陽(今名波陽)臨鄱陽湖,湖水通長江,從湖水的漲落聯想到江潮的起伏,并與首句「 長江千里」相應。因波而及江,因江而及樹。這兩句體現了他對景神馳,心潮起伏的情狀。于是發出深深的感慨:「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 。」意即誰能體諒到我是被朝中奸邪排擠打擊,貶斥到此的一個遷客呢?人已老大,而聲名節操尚未確立,能不悲傷嗎?以下五句即緣此生發 ,表明堅貞不屈的立場 。「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 」,直抒胸臆 。「歲寒」指的是困境、逆境;「途遠」,指達到目的所費的時日。此二句說不管環境如何惡劣,道路多么遙遠,我的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抗戰到底的意志決不改變。結三句卻變換一種方式 ,用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表明自己獨立不移、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由于柳宗元《江雪》一詩所塑造的漁翁形象已深入人心,以此作結,不僅將作者的磊落之氣、堅貞之節表露無遺,而且神思曠遠,頗有余味。
此詞雖先敷設一層悲愁暗淡的色彩,卻不掩抗金報國的豪氣,上片的低沉、頓挫、悱惻與下片的高昂、慷慨、豪邁水乳交融,意脈貫通,表達了作者在悲憤中奮起的志向。全詞氣氛清冷,場面闊遠,意境深遠,格調剛毅。寫景文字不多,但頗具特色,景物立體感強,有動有靜 ,有聲有色。詞中抒情手法多種多樣,既有直接的議論抒情,又有間接的以景抒情。作者吊古懷今,表達出憂國傷懷的思緒和感慨。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寒夜即事(宋末元初·黃庚)
- 寒夜即事(明·楊慎)
- 寒夜口占(清·章甫)
- 寒夜史吳二比部偶集聯句(明·孫繼皋)
- 寒夜同助甫訪子畏見盆草有歲寒之感焉遂人賦(明·宗臣)
- 寒夜同惟敬懷杜舍人(明·歐大任)
- 寒夜同潘少承泛舟聞海珠山鐘懷羅君禮吳伯綸(明·歐大任)
- 寒夜同襲美訪北禪院寂上人(唐·陸龜蒙)
- 寒夜同順甫過子與適于鱗書到(明·王世貞)
- 寒夜吟為吳貞母賦(清·周錫渭)
- 寒夜吟贈吳江主人(明·左國璣)
- 寒夜吟(唐·成彥雄)
- 寒夜吟(宋·邵雍)
- 寒夜吟(宋·陸游)
- 寒夜吟(明·朱誠泳)
- 寒夜吟(明·胡儼)
- 寒夜吟(明·高啟)
- 寒夜吟(清·何慧生)
- 寒夜吟(清·張問陶)
- 寒夜吟(清·曾習經)
- 寒夜吟(清·錢蕙纕)
- 寒夜聽雨戲作數詩書感示有開舍弟一字起至十(明·伍瑞隆)
- 寒夜呈梅深(宋末元初·黃庚)
- 寒夜周海民過宿出示夢槐吟稿戲贈(清·印鴻緯)
- 寒夜和云中諸僚友(明·區元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