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詩十四首(明·釋函是)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六十一詩十四首(有引)(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尤韻
七言律詩 押尤韻
予去年作《青松篇》,今年復作《六十一詩》,蓋荒山岑寂,撫運自娛,不覺成韻,寧足示人,乃當軸鉅公不忘衰朽,或枉高軒,或郵遠札,無為瓊報,敢代復言,冀簿書帖括之馀,少為領略,知世外閒情,聊復爾爾,亦當杯盤狼藉,別出一品蔬蓏也。
一周甲子又從頭,生事如環誰去留。
白發不知人厭老,青林空見葉為秋。
朔風吹雁來衡岳,寒月遲猿下石樓。
多少陵陽馀歲月,世間猶此憶滄洲。
白發不知人厭老,青林空見葉為秋。
朔風吹雁來衡岳,寒月遲猿下石樓。
多少陵陽馀歲月,世間猶此憶滄洲。
其二(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侵韻
七言律詩 押侵韻
閱盡興亡隱逾深,匡廬彭澤共浮沉。
空教黃鳥啼來日,誰向青山問昔心。
一夕寒花猶是古,萬年流水始如今。
長松幾歲勞相伴,識得儂渠薄曙襟。
空教黃鳥啼來日,誰向青山問昔心。
一夕寒花猶是古,萬年流水始如今。
長松幾歲勞相伴,識得儂渠薄曙襟。
其三(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寒韻
七言律詩 押寒韻
青山壘壘忘歸路,白露皚皚濕客冠。
三代廢興猶欲問,一身前后不知寒。
老來方悔少年拙,病去難尋向日歡。
誰解預為衰暮計,石門攜手共盤桓。
三代廢興猶欲問,一身前后不知寒。
老來方悔少年拙,病去難尋向日歡。
誰解預為衰暮計,石門攜手共盤桓。
其四(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久滯塵寰想洞天,歸山不覺已三年。
人過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禪。
下界殘陽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
聞道近多乘興者,隔江應見剡川船。
人過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禪。
下界殘陽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
聞道近多乘興者,隔江應見剡川船。
其五(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寒韻
七言律詩 押寒韻
紫霞深處曙鐘寒,風轉袈裟罥石欄。
心逐夜猿聲里憩,身隨云侶臘前觀。
高幢月落烏初覺,疊砌枝橫露未乾。
此意靜中看已老,一林松菊繞香壇。
心逐夜猿聲里憩,身隨云侶臘前觀。
高幢月落烏初覺,疊砌枝橫露未乾。
此意靜中看已老,一林松菊繞香壇。
其六(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寒韻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微霞薄照影漫漫,世上愁從落日攢。
閒倚石樓思往事,忽驚陽雁報新寒。
頭顱久豁重添雪,杖屨猶存數繞壇。
不用更尋華表鶴,六旬人物已凋殘。
閒倚石樓思往事,忽驚陽雁報新寒。
頭顱久豁重添雪,杖屨猶存數繞壇。
不用更尋華表鶴,六旬人物已凋殘。
其七(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歌韻
七言律詩 押歌韻
衰病自知來日少,偷閒人去臥時多。
目前秪有無憂得,身老其如此道何。
啄木鳥懸楓樹上,摘茶僧向石梁過。
山中底事逢時節,嘆息人間詠伐柯。
目前秪有無憂得,身老其如此道何。
啄木鳥懸楓樹上,摘茶僧向石梁過。
山中底事逢時節,嘆息人間詠伐柯。
其八(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陽韻
七言律詩 押陽韻
漸老漸知吾道穩,更無馀夢到羲皇。
伊耆龍馬昔全盛,阪涿熊羆今淼茫。
江雨未收山日出,夜鐘才憩曉雞忙。
韶光冉冉同流水,誰信松門活計長。
伊耆龍馬昔全盛,阪涿熊羆今淼茫。
江雨未收山日出,夜鐘才憩曉雞忙。
韶光冉冉同流水,誰信松門活計長。
其九(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年年見說人多往,豈有昨宵今再來。
猶向石坪低處望,不妨籬菊暫時開。
峰高引水當階濺,日逼移槐隔檻栽。
青山得住何嫌老,返景初殘月上臺。
猶向石坪低處望,不妨籬菊暫時開。
峰高引水當階濺,日逼移槐隔檻栽。
青山得住何嫌老,返景初殘月上臺。
其十(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久住匡廬無雪詩,去年二月苦吟時。
青山依舊人添老,白發無私天亦垂。
萬頃冰田春尚早,一庭玉樹夜何其。
石梁回首寒猶在,獨立松檐卻問誰。
青山依舊人添老,白發無私天亦垂。
萬頃冰田春尚早,一庭玉樹夜何其。
石梁回首寒猶在,獨立松檐卻問誰。
其一十一(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
海螺絕巘覆洪濛,老眼臨高豁大空。
越水東流流不住,楚云西望望無窮。
風吹落葉知何處,月到寒宵只此中。
欲倚長天青碧碧,一聲鴻雁隔千重。
越水東流流不住,楚云西望望無窮。
風吹落葉知何處,月到寒宵只此中。
欲倚長天青碧碧,一聲鴻雁隔千重。
其一十二(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居山只合種山田,豈為無心作俗緣。
人事強如千日日,世情薄似一年年。
道貧不欠他生債,身病長賒買藥錢。
便采菊花當服食,頹齡無酒亦陶然。
人事強如千日日,世情薄似一年年。
道貧不欠他生債,身病長賒買藥錢。
便采菊花當服食,頹齡無酒亦陶然。
其一十三(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齊韻
七言律詩 押齊韻
手扶人背上丹梯,只是臨高眼莫低。
老去尚能誇足力,興來差不厭人攜。
猿貪果熟連枝墜,鳥識僧歸隔樹啼。
暗數登山今四度,明年還擬搆巖棲。
老去尚能誇足力,興來差不厭人攜。
猿貪果熟連枝墜,鳥識僧歸隔樹啼。
暗數登山今四度,明年還擬搆巖棲。
其一十四(明·釋函是)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萬仞峰高獨坐時,紙窗虛映滿頭絲。
古今不到眼前盡,云月從教人外移。
僧繇豈有圖空手,榮叟嬴將入老詩。
自此更生千歲日,石床題遍定無疑。
古今不到眼前盡,云月從教人外移。
僧繇豈有圖空手,榮叟嬴將入老詩。
自此更生千歲日,石床題遍定無疑。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臨江仙(宋·李清照)
- 臨江仙(宋·杜安世)
- 臨江仙(宋·柳永)
- 臨江仙(宋·歐陽修)
- 臨江仙(宋·沈蔚)
- 臨江仙(宋·洪咨夔)
- 臨江仙(宋·洪邁)
- 臨江仙(宋·滕宗諒)
- 臨江仙(宋·王千秋)
- 臨江仙(宋·王千秋)
- 臨江仙(宋·王庭圭)
- 臨江仙(宋·王阜民)
- 臨江仙(宋·石孝友)
- 臨江仙(宋·石敦夫)
- 臨江仙(宋·管鑒)
- 臨江仙(宋·米友仁)
- 臨江仙(宋·米友仁)
- 臨江仙(宋·米友仁)
- 臨江仙(宋·米友仁)
- 臨江仙(宋·蘇軾)
- 臨江仙(宋·蘇軾)
- 臨江仙(宋·蘇軾)
- 臨江仙(宋·范成大)
- 臨江仙(宋·范成大)
- 臨江仙(宋·葛勝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