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嘆(唐·李涉)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六嘆(唐·李涉)
題注:并序,本六首,今存三首
五噫、四愁、九歌、七啟,皆創文者立意之終,紀其數而名之也。清江、白云、孤山、遠嶼,皆得時之人吟詠性情耳,余無暇于是焉。窮居歲陰,偶懷無悰,因追感聞見,成文六篇,目曰六嘆,懼質文之不備,復何全與比興乎,錄之私齋,以示同道。格韻枯缺,多慚見知。
綺羅(一作幕)香風翡翠車,清明獨傍芙蓉渠。
上有云鬟洞仙女,垂羅掩縠煙中語。
風月頻驚桃李時,滄波久別鴛鴻侶。
欲傳一札孤飛翼,山長水遠無消息。
卻鎖重門一院深,半夜空庭明月色。
上有云鬟洞仙女,垂羅掩縠煙中語。
風月頻驚桃李時,滄波久別鴛鴻侶。
欲傳一札孤飛翼,山長水遠無消息。
卻鎖重門一院深,半夜空庭明月色。
評注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造語多有含蓄。
其二(唐·李涉)
蓬萊島邊采珠客,西望人寰星漢隔。
千重疊浪聳云高,萬里平沙連月白。
海中洞穴尋難極,水底鮫人半相識。
玄蚌初開影暫明,驪龍欲近威難逼。
辛苦風濤白首期,得珠卻恨求珠時。
隋侯歿世幾千載,只今薄俗空嗤嗤。
千重疊浪聳云高,萬里平沙連月白。
海中洞穴尋難極,水底鮫人半相識。
玄蚌初開影暫明,驪龍欲近威難逼。
辛苦風濤白首期,得珠卻恨求珠時。
隋侯歿世幾千載,只今薄俗空嗤嗤。
其三(唐·李涉)
燕王愛賢筑金臺,四方豪俊承風來。
秦王燒書殺儒客,肘腋之中千里隔。
去年八月幽并道,昭王陵邊哭秋草。
今年二月游函關,秦家城外悲河山。
河上山邊車馬路,殘日青煙五陵樹。
秦王燒書殺儒客,肘腋之中千里隔。
去年八月幽并道,昭王陵邊哭秋草。
今年二月游函關,秦家城外悲河山。
河上山邊車馬路,殘日青煙五陵樹。
其四(唐·李涉)
深院梧桐夾金井,上有轆轤青絲索。
美人清晝汲寒泉,寒泉欲上銀瓶落。
迢迢碧甃千馀尺,竟日倚闌空嘆息。
惆悵不來照明鏡,卻掩洞房抱①寂寂。
美人清晝汲寒泉,寒泉欲上銀瓶落。
迢迢碧甃千馀尺,竟日倚闌空嘆息。
惆悵不來照明鏡,卻掩洞房抱①寂寂。
其五(唐·李涉)
關東病儒客梁城,五歲十回逢亂兵。
燒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熾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開城,城頭野草春還綠。
五十馀年忠烈臣,臨難守節羞謀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門前輿隸乘朱輪。
千古傷心汴河水,陰天落日悲風起。
燒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熾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開城,城頭野草春還綠。
五十馀年忠烈臣,臨難守節羞謀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門前輿隸乘朱輪。
千古傷心汴河水,陰天落日悲風起。
其六(唐·李涉)
漢臣一沒丁零塞,牧羊西過陰沙外。
朝憑南雁信難回,夜望北辰心獨在。
漢家茅土橫九州,高門長戟封(一作分)王侯。
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一作戎)為國羞。
夜宿(一作夜夜)寒云臥冰雪,嚴風觸刃垂旌節。
丁年奉使白頭歸,泣盡李陵衣上血。
朝憑南雁信難回,夜望北辰心獨在。
漢家茅土橫九州,高門長戟封(一作分)王侯。
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一作戎)為國羞。
夜宿(一作夜夜)寒云臥冰雪,嚴風觸刃垂旌節。
丁年奉使白頭歸,泣盡李陵衣上血。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雨夜宿王孟起山莊話舊(明·張正蒙)
- 雨夜宿豎坼(元末明初·郭鈺)
- 雨夜宿西螺社(清·朱景英)
- 雨夜宿龍門曉登靈光臺禮佛眼塔(宋·釋正覺)
- 雨夜寄鄭二(明·歐大任)
- 雨夜寄馬戴(唐·賈島)
- 雨夜小酌(宋·陸游)
- 雨夜屋漏屹坐成歌(近現代·張采庵)
- 雨夜強飲(清·紀映鐘)
- 雨夜待寇信(明·區懷瑞)
- 雨夜憶元九(唐·白居易)
- 雨夜懷云巢司馬(清·朱文治)
- 雨夜懷人(清·熊賜履)
- 雨夜懷仁近二首(宋末元初·方回)
- 雨夜懷友人次寂爰韻(近現代·佟紹弼)
- 雨夜懷友(清·呂仰曾)
- 雨夜懷唐安(宋·鄭獬)
- 雨夜懷婉洵婉靜兩姊(清·左錫璇)
- 雨夜懷家山諸子(明·成鷲)
- 雨夜懷屈翁山(明末清初·陳恭尹)
- 雨夜懷希淵世兄(當代·陳仁德)
- 雨夜懷歸(明·王問)
- 雨夜懷徐巨源二首(明·黎遂球)
- 雨夜懷明叔并憶成父(宋·趙蕃)
- 雨夜懷曇長老(清·張錫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