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誦法華經歌(唐·修雅)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聞誦法華經歌(唐·修雅)
引用典故:白牛 方寸
山色沈沈,松煙羃羃。
空林之下,盤陀之石。
石上有僧,結跏橫膝。
誦白蓮經,從旦至夕。
左之右之,虎跡狼跡。
十片五片,異花狼籍。
偶然相見,未深相識。
知是古之人,今之人?
是曇彥,是曇翼?
我聞此經有深旨,覺帝稱之有妙義。
合目冥心子細聽,醍醐滴入焦腸里。
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經之旨。
可憐彈指及舉手,不達目前今正是。
大矣哉!
甚奇特。
空王要使群生得,光輝一萬八千土。
土土皆作黃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猶自問彌勒,我亦當年學空寂。
一得無心便休息,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驢乘匪端的,我亦當年不出戶。
不欲紅塵沾步武,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行行皆寶所,我亦當年愛吟詠。
將謂冥搜亂神定,今日親聞誦此經。
何妨筆硯資真性,我亦當年狎兒戲。
將謂光陰半虛棄,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聚沙非小事,我昔曾游山與水。
將謂他山非故里,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山河無寸地,我昔心猿未調伏。
常將金鎖虛拘束,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無物為拳拲,師誦此經經一字。
字字爛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
不在唇,不在齒,只在勞生方寸里。
師誦此經經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白牛之步疾如風。
不在西,不在東,只在浮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腸,飯之腑,長者揚聲喚不回。
何異聾,何異瞽,世人之耳非不聰,耳聰特向經中聾。
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向經中盲。
合聰不聰,合明不明。
轆轤上下,浪死虛生。
世人縱識師之音,誰人能識師之心。
世人縱識師之形,誰人能識師之名。
師名醫王行佛令,來與眾生治心病。
能使迷者醒,狂者定,垢者凈,邪者正,凡者圣,如是則非但天恭敬。
人恭敬,亦合龍贊詠。
鬼贊詠,佛贊詠,豈得背覺合塵之徒,不稽首而歸命。
空林之下,盤陀之石。
石上有僧,結跏橫膝。
誦白蓮經,從旦至夕。
左之右之,虎跡狼跡。
十片五片,異花狼籍。
偶然相見,未深相識。
知是古之人,今之人?
是曇彥,是曇翼?
我聞此經有深旨,覺帝稱之有妙義。
合目冥心子細聽,醍醐滴入焦腸里。
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經之旨。
可憐彈指及舉手,不達目前今正是。
大矣哉!
甚奇特。
空王要使群生得,光輝一萬八千土。
土土皆作黃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猶自問彌勒,我亦當年學空寂。
一得無心便休息,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驢乘匪端的,我亦當年不出戶。
不欲紅塵沾步武,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行行皆寶所,我亦當年愛吟詠。
將謂冥搜亂神定,今日親聞誦此經。
何妨筆硯資真性,我亦當年狎兒戲。
將謂光陰半虛棄,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聚沙非小事,我昔曾游山與水。
將謂他山非故里,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山河無寸地,我昔心猿未調伏。
常將金鎖虛拘束,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無物為拳拲,師誦此經經一字。
字字爛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
不在唇,不在齒,只在勞生方寸里。
師誦此經經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白牛之步疾如風。
不在西,不在東,只在浮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腸,飯之腑,長者揚聲喚不回。
何異聾,何異瞽,世人之耳非不聰,耳聰特向經中聾。
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向經中盲。
合聰不聰,合明不明。
轆轤上下,浪死虛生。
世人縱識師之音,誰人能識師之心。
世人縱識師之形,誰人能識師之名。
師名醫王行佛令,來與眾生治心病。
能使迷者醒,狂者定,垢者凈,邪者正,凡者圣,如是則非但天恭敬。
人恭敬,亦合龍贊詠。
鬼贊詠,佛贊詠,豈得背覺合塵之徒,不稽首而歸命。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東莊再贈杭子兼呈其兄澤西年友(明·李夢陽)
- 東莊冬夜別程生自邑(明·李夢陽)
- 東莊冬日別謝行人(明·李夢陽)
- 東莊圖(明·唐寅)
- 東莊小留四首(宋·陳造)
- 東莊晚眺(明·徐熥)
- 東莊雜詠(清·呂留良)
- 東莊藩司諸公見過(明·李夢陽)
- 東莊行樂(明·倪岳)
- 東莊謝臬司諸公攜酒見過(明·李夢陽)
- 東莊逸興卷為衍圣孔公弘泰題(明·程敏政)
- 東莊院(宋·葛勝仲)
- 東莊(明·祝允明)
- 東莊(明·魯鐸)
- 東廬見過(明·邵寶)
- 東府雨中別子由(宋·蘇軾)
- 東庭作(清·秦榮光)
- 東庵上方(宋·趙蕃)
- 東庵與道者語有感(宋·張蘊)
- 東庵夜歸作霜月寒林(明·程嘉燧)
- 東庵廣福禪院(宋·許應龍)
- 東庵新辟云棧(宋·曹彥約)
- 東庵泉銘(宋·釋慧空)
- 東庵舒老出徐兔圖障求詩章末兼戲行叟(宋·李彭)
- 東庵院(宋·韋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