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題(明·李元暢)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闕題(明·李元暢)
玉峽疑縱鬼斧擘,中藏鷲峰三萬級。
攀躋十步五步生,頓地何能避燥濕。
咽渴唇焦尚未窮,半腰已出天地籠。
翩翩自謂凌絕頂,仰望猶覺連高空。
一道飛泉開杳靄,下沖澗谷穿藤葛。
山僧斜引入茶鐺,時有驚濤響木末。
老松抱石紛相迎,旁翳不測之深坑。
直干排風虎豹嘯,高枝屈鐵虬龍撐。
夾路筼筜如櫛密,昔年曾入軒轅律。
節里猶藏二帝魂,寒聲向人每蕭瑟。
石壁蕭條霾蒼煙,芒鞋翻愁不可前。
行行忽盡最高處,卻怪天上有平地。
冠峰特聳金仙闕,海蜃何年吹霧結。
僧貧地險客來稀,佛大寥寥自生滅。
亂嶺支附若贅瘤,翠屏晚對欲點頭。
峽水橫拖錫杖白,賈船細作木杯浮。
山靜晝聞猿狖哭,窗空夜有斗牛宿。
犀潭鎖斷氣猶黃,獅子封苔汗長綠。
琳宮無數點山阿,俯覽不異屯蜂窩。
鐘鼓沉沉隱窟室,爐煙裊裊雜煙蘿。
青眼抱琴者誰子,披襟一奏高山里。
千溪流水寂無聲,萬壑浮云飛不起。
忽聞玉佩聲珊珊,三仙盡下云旗幡。
口中譜出飛龍引,坐命之子一再彈。
須臾飲客□天酒,佐之瑤琨碧蓮藕。
胡麻飯帶玉田砂,雀舌龍團無不有。
相將出山日已倒,復踏葛洪亭上草。
斷碣模糊不堪讀,落花滿地無人掃。
豈自山靈秘幽勝,不教詞客跡凌競。
三仙長揖閉玄關,欲向何人叩上乘。
攀躋十步五步生,頓地何能避燥濕。
咽渴唇焦尚未窮,半腰已出天地籠。
翩翩自謂凌絕頂,仰望猶覺連高空。
一道飛泉開杳靄,下沖澗谷穿藤葛。
山僧斜引入茶鐺,時有驚濤響木末。
老松抱石紛相迎,旁翳不測之深坑。
直干排風虎豹嘯,高枝屈鐵虬龍撐。
夾路筼筜如櫛密,昔年曾入軒轅律。
節里猶藏二帝魂,寒聲向人每蕭瑟。
石壁蕭條霾蒼煙,芒鞋翻愁不可前。
行行忽盡最高處,卻怪天上有平地。
冠峰特聳金仙闕,海蜃何年吹霧結。
僧貧地險客來稀,佛大寥寥自生滅。
亂嶺支附若贅瘤,翠屏晚對欲點頭。
峽水橫拖錫杖白,賈船細作木杯浮。
山靜晝聞猿狖哭,窗空夜有斗牛宿。
犀潭鎖斷氣猶黃,獅子封苔汗長綠。
琳宮無數點山阿,俯覽不異屯蜂窩。
鐘鼓沉沉隱窟室,爐煙裊裊雜煙蘿。
青眼抱琴者誰子,披襟一奏高山里。
千溪流水寂無聲,萬壑浮云飛不起。
忽聞玉佩聲珊珊,三仙盡下云旗幡。
口中譜出飛龍引,坐命之子一再彈。
須臾飲客□天酒,佐之瑤琨碧蓮藕。
胡麻飯帶玉田砂,雀舌龍團無不有。
相將出山日已倒,復踏葛洪亭上草。
斷碣模糊不堪讀,落花滿地無人掃。
豈自山靈秘幽勝,不教詞客跡凌競。
三仙長揖閉玄關,欲向何人叩上乘。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燕山道中見桃花(宋·韓元吉)
- 燕山道中(清·郭九會)
- 燕山聞杜鵑(宋·張舜民)
- 燕山聞杜鶻口占三首(元·尹廷高)
- 燕山聞杜鶴(明·鄧云霄)
- 燕山聞鵑(宋·范晞文)
- 燕山陳生為吾寫真口占贈之(明·羅槐)
- 燕山除夕(元·尹廷高)
- 燕山除夜簡唐靜卿待制張勝非張幼度編修(元·陳孚)
- 燕山雪后歌(明·王世貞)
- 燕山(清·沈用濟)
- 燕巖庵(明·方蕖)
- 燕巖游罷與巖主話別(宋·白玉蟾)
- 燕巖行(宋·白玉蟾)
- 燕巢軍幕(唐·宋之問)
- 燕巢嘆(明·王鏊)
- 燕巢林(明·李東陽)
- 燕巢(宋·洪咨夔)
- 燕巢(清末近現代初·陳三立)
- 燕市吊袁督師(明·張家玉)
- 燕市有懷惟度魏子時客楚南(清·王廷璧)
- 燕市狹斜行(明·區懷年)
- 燕市篇(明末清初·屈大均)
- 燕市贈李涵初(明·韓上桂)
- 燕市送客歸長安故居(元·耶律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