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宋·蘇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阮郎歸(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評注
①蕙風:夏季的東南風。
②玉盆:指荷葉。
【評解】
高柳新蟬,薰風微雨,池荷榴花,瓊珠清泉,交織成一幅初夏的美麗圖景;撫琴、
下棋、晝眠、嬉水,傳達出人物風雅優閑的生活情趣。歇拍二句,寫弄水葉面,瓊珠碎而復圓,更覺清新可愛。
【集評】
沈雄《古今詞話》:觀者嘆服其八句狀八景。音律一同,殊不散亂,入爭寶之。刻之琬琰,掛于堂室間也。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寫閨情而不著妍辭,不作情語,自有一種閑雅之趣。
②玉盆:指荷葉。
【評解】
高柳新蟬,薰風微雨,池荷榴花,瓊珠清泉,交織成一幅初夏的美麗圖景;撫琴、
下棋、晝眠、嬉水,傳達出人物風雅優閑的生活情趣。歇拍二句,寫弄水葉面,瓊珠碎而復圓,更覺清新可愛。
【集評】
沈雄《古今詞話》:觀者嘆服其八句狀八景。音律一同,殊不散亂,入爭寶之。刻之琬琰,掛于堂室間也。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寫閨情而不著妍辭,不作情語,自有一種閑雅之趣。
此詞采用從反面落筆的手法,上片寫靜美,而從聽覺入手,以聲響狀環境之寂,下片寫動美,卻從視覺落筆,用一幅幅無聲畫來展示大自然的生機,整首詞表現了初夏時節的閨閣生活,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詞中以描寫手法為主,注意景物描寫、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交叉運用,從而獲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上片首二句抓住蟬聲乍歇 ,「薰風」初起這一剎那的感覺 ,寫環境之美。詞人采用對比手法 ,明寫「咽新蟬,暗與蟬聲亂鳴時相比,使人明顯地感覺到沉靜。此處以棋聲烘托環境的幽靜。作者將四周的無聲無息渲染得淋漓盡致,使人由環境的靜寂體味到主人公的悠閑自得之情。
下片寫這個少女午夢醒來以后,盡情地領略和享受初夏時節的自然風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 」,又是另一番園池夏景。小荷初長成,小而嬌嫩,一陣細雨過去,輕風把荷葉翻轉;石榴花色本鮮紅,經雨一洗 ,更是紅得象火焰。這生機,這秀色,大概使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現了又一個生動的場面:「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邊玩水。水花散濺到荷葉上,像珍珠那樣圓潤晶亮。可以想見,此時此刻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這飛珠濺玉的水花一樣,喜悅,興奮,不能自持。
此詞景中含情,將眾多的景物以情緯之,故散而不亂,給人以整體感。作者善于抓住細微的心理感受并在無形中將客觀環境的細微變化加以對比,通過景物描寫 、環境描寫,構成一幅活潑自然的庭園野趣,并在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單純、天真和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詞中的少女形象,與一般閨情詞中疏慵倦怠、孤悶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滿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機和青春氣息,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作品中活潑健康的少女形象,與初夏時節富有生氣的景物、環境,構成了一種和諧、清麗、靈動的情調,令人流連忘返。
上片首二句抓住蟬聲乍歇 ,「薰風」初起這一剎那的感覺 ,寫環境之美。詞人采用對比手法 ,明寫「咽新蟬,暗與蟬聲亂鳴時相比,使人明顯地感覺到沉靜。此處以棋聲烘托環境的幽靜。作者將四周的無聲無息渲染得淋漓盡致,使人由環境的靜寂體味到主人公的悠閑自得之情。
下片寫這個少女午夢醒來以后,盡情地領略和享受初夏時節的自然風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 」,又是另一番園池夏景。小荷初長成,小而嬌嫩,一陣細雨過去,輕風把荷葉翻轉;石榴花色本鮮紅,經雨一洗 ,更是紅得象火焰。這生機,這秀色,大概使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現了又一個生動的場面:「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邊玩水。水花散濺到荷葉上,像珍珠那樣圓潤晶亮。可以想見,此時此刻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這飛珠濺玉的水花一樣,喜悅,興奮,不能自持。
此詞景中含情,將眾多的景物以情緯之,故散而不亂,給人以整體感。作者善于抓住細微的心理感受并在無形中將客觀環境的細微變化加以對比,通過景物描寫 、環境描寫,構成一幅活潑自然的庭園野趣,并在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單純、天真和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詞中的少女形象,與一般閨情詞中疏慵倦怠、孤悶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滿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機和青春氣息,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作品中活潑健康的少女形象,與初夏時節富有生氣的景物、環境,構成了一種和諧、清麗、靈動的情調,令人流連忘返。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觀吳進士舞劍歌(明·何景明)
- 觀唐太宗像(元·耶律鑄)
- 觀唐明皇山水字流杯石應制(宋·夏竦)
- 觀唐昭宗賜錢镠鐵券(清·繆祐孫)
- 觀唐植夫所藏古墨(宋·郭祥正)
- 觀唐生寄贈子容洞庭山圖因求作廬山障子(明·徐禎卿)
- 觀善齋(宋·李呂)
- 觀善齋(宋·項安世)
- 觀嘉祐南宮奏名(宋·強至)
- 觀嘉陵江漲(清·高延第)
- 觀四種梅(宋·曾幾)
- 觀回軍三韻(唐·李益)
- 觀園丁除草(明·孫承恩)
- 觀園中花木雜詠七首(清末民國初·林朝崧)
- 觀園人接花(宋·洪適)
- 觀園夫種菜(宋·虞儔)
- 觀國朝故事(宋·王十朋)
- 觀國趨庭為楊廷儀作(明·羅玘)
- 觀圃人藝植詩(南北朝·鮑照)
- 觀圃(宋末元初·方回)
- 觀地獄圖(唐·貫休)
- 觀城上梅花憶和(宋·劉敞)
- 觀城外練兵(明·劉崧)
- 觀壁盧九想圖(唐·包佶)
- 觀壁間鄭宣威早春賞杏花之作司令洪丈命余即(宋·程公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