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吟(唐·王維)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隴頭吟(唐·王維)
題注:《樂府詩集》收此于漢橫吹曲,注云《隴頭水》
引用典故:典屬國
長安(一作城)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綱馀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①海西(一作南)頭。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綱馀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①海西(一作南)頭。
評注
《王孟詩評》:
劉云:次第轉折,恨惋何限,非長篇可及。
《批點唐詩正聲》:《隴頭吟》音節氣勢,古今絕唱。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吳山民曰:起有乘釁邀勛意。次景語含情。次數奇之嘆。結強引子卿自解,可傷。周啟琦曰:結怨得婉。
《唐賢三昧集箋注》:三、四句有景有情。收句若倒轉便少味,顧云:句法頓拌流麗,并使二事,一隱一顯,是變幻作法,悲壯雄渾。
《網師園唐詩箋》:立功之難,從聽者意中寫出(「關西老將」句下)。
《唐賢清雅集》:極凄涼情景,說得極平淡,是右丞家數。少年、老將,賓主相形法。
《唐宋詩舉要》:方曰:起勢翩然,「關西」句轉,收渾脫沉轉。有遠勢,有厚氣,此短篇之極則。
《唐詩鑒賞辭典》:這是王維用樂府舊題寫的一首邊塞詩,題目一作《邊情》。
一、二兩句,先寫一位充滿游俠豪氣的長安少年夜登戍樓觀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現了他渴望建立邊功、躍躍欲試的壯志豪情。起句很有氣勢。然而,底上突然筆鋒一轉,順著長安少年的思緒,三、四句緊接著出現了月照隴山的遠景:凄清的月夜,荒涼的邊塞,在這里服役的「隴上行人」正在用嗚咽的笛聲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說,長安少年頭腦里裝的是幻想;那么,隴上行人親自經受的便是現實:兩者的差別何等懸殊!寫到這里,作者的筆鋒又一轉:由吹笛的隴上行人,引出了聽笛的關西老將。承轉也頗頓挫有力。這位關西老將「身經大小綱余戰」,曾建立過累累軍功,這不正是長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標嗎?然而老將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將,有的已成了萬戶侯,而他卻沉淪邊塞!關西老將聞笛駐馬而不禁淚流,這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這四句,是全詩的重點,寫得悲愴郁憤。關西老將為什么會有如此遭遇呢?詩中雖未明言,但最后引用了蘇武的典故,是頗含深意的。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邊上持節牧羊十九年,以致符節上的旄穗都落盡了,如此盡忠于朝廷,報效于國家,回來以后,也不過只做了個典屬國那樣的小官。表面看來,這似乎是安慰關西老將的話,但實際上,引蘇武與關西老將類比,恰恰說明了關西老將的遭遇不是偶然的、個別的。功大賞小,功小賞大,朝廷不公,古來如此。這就深化了詩的主題,賦予了它更廣泛的社會意義。
清人方東樹推崇這首詩說:「起勢翩然,關西句轉收,渾脫沈轉,有遠勢,有厚氣,此短篇之極則。」(《昭昧詹言》)在十句詩中,作者把長安少年、隴上行人、關西老將這三種類型的人物,戍樓看星、月夜吹笛、駐馬流淚這三個不同的生活場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就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今日的長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隴上行人,后日的關西老將?而今日的關西老將,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隴上行人,前日的長安少年?詩的主旨是發人深省的。
(劉德重)
一、二兩句,先寫一位充滿游俠豪氣的長安少年夜登戍樓觀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現了他渴望建立邊功、躍躍欲試的壯志豪情。起句很有氣勢。然而,底上突然筆鋒一轉,順著長安少年的思緒,三、四句緊接著出現了月照隴山的遠景:凄清的月夜,荒涼的邊塞,在這里服役的「隴上行人」正在用嗚咽的笛聲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說,長安少年頭腦里裝的是幻想;那么,隴上行人親自經受的便是現實:兩者的差別何等懸殊!寫到這里,作者的筆鋒又一轉:由吹笛的隴上行人,引出了聽笛的關西老將。承轉也頗頓挫有力。這位關西老將「身經大小綱余戰」,曾建立過累累軍功,這不正是長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標嗎?然而老將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將,有的已成了萬戶侯,而他卻沉淪邊塞!關西老將聞笛駐馬而不禁淚流,這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這四句,是全詩的重點,寫得悲愴郁憤。關西老將為什么會有如此遭遇呢?詩中雖未明言,但最后引用了蘇武的典故,是頗含深意的。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邊上持節牧羊十九年,以致符節上的旄穗都落盡了,如此盡忠于朝廷,報效于國家,回來以后,也不過只做了個典屬國那樣的小官。表面看來,這似乎是安慰關西老將的話,但實際上,引蘇武與關西老將類比,恰恰說明了關西老將的遭遇不是偶然的、個別的。功大賞小,功小賞大,朝廷不公,古來如此。這就深化了詩的主題,賦予了它更廣泛的社會意義。
清人方東樹推崇這首詩說:「起勢翩然,關西句轉收,渾脫沈轉,有遠勢,有厚氣,此短篇之極則。」(《昭昧詹言》)在十句詩中,作者把長安少年、隴上行人、關西老將這三種類型的人物,戍樓看星、月夜吹笛、駐馬流淚這三個不同的生活場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就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今日的長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隴上行人,后日的關西老將?而今日的關西老將,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隴上行人,前日的長安少年?詩的主旨是發人深省的。
(劉德重)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贈黃谷原均(清·法式善)
- 贈黃資深(元·黃溍)
- 贈黃近賢自宜春過青原上贛州訪周錄事(明·劉崧)
- 贈黃進士廷章還京(明·陳獻章)
- 贈黃逢一(明·韓上桂)
- 贈黃逢永(明·李孫宸)
- 贈黃逢永(明·歐主遇)
- 贈黃道元(明·袁宏道)
- 贈黃道士別(元·范梈)
- 贈黃道士思成祈雨感應(宋·姚勉)
- 贈黃道士還九宮山(明·曾魯)
- 贈黃道士(元末明初·藍智)
- 贈黃道士(明·王鏊)
- 贈黃道晦隱君(明·徐熥)
- 贈黃長孺奉母還家(宋·陳著)
- 贈黃門陳應和侃奉詔使琉球國(明·湛若水)
- 贈黃降自宜城赴官許昌(宋·曾鞏)
- 贈黃非文(明·區懷瑞)
- 贈黃魯直(宋·徐積)
- 贈黃鵠(明·王世貞)
- 贈黃鹿泉直刺之官滇南(清·曾廣鈞)
- 贈黎去瑕師(明·梁繼)
- 贈黎司訓令定安(明·區大相)
- 贈黎君華岑貞叔南還(明·歐大任)
- 贈黎君選君獻(明·韓上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