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行(清·吳偉業)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雒陽行(清·吳偉業)
詔書早洗雒陽塵,叔父如王有幾人。
先帝玉符分愛子,西京銅狄泣王孫。
白頭宮監鋤荊棘,曾在華清內承直。
遭亂城頭烏夜啼,四十年來事堪憶。
神皇倚瑟楚歌時,百子池邊裊柳絲。
早見鴻飛四海翼,可憐花發萬年枝。
銅扉未啟牽衣諫,銀箭初殘淚如霰。
幾年不省公車章,從來數罷昭陽宴。
骨肉終全異母恩,功名徒付上書人。
貴彊無取諸侯相,調護何關老大臣。
萬歲千秋相訣絕,青雀投懷玉魚別。
昭丘煙草自蒼茫,湯殿香泉暗嗚咽。
析圭分土上東門,寶轂雕輪九陌塵。
驪山西去辭溫室,渭水東流別任城。
少室峰頭寫桐漆,靈光殿就張琴瑟。
愿王保此黃發期,誰料遭逢黑山賊。
嗟乎龍種誠足憐,母愛子抱非徒然。
江夏漫裁修柏賦,東阿徒詠《豆萁》篇。
我朝家法逾前制,兩宮父子無遺議。
廷論繇來責佞夫,國恩自是優如意。
萬家湯沐啟周京,千騎旌旗給羽林。
總為先朝憐白象,豈知今日誤黃巾。
鄒枚客館傷狐兔,燕趙歌樓散煙霧。
茂陵西筑望思臺,月落青楓不知路。
今皇興念穗帷撫,流涕黃封手自裁。
殿內遂停三部伎,宮中為設八關齋。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
帝子魂歸南浦云,玉妃淚灑東平樹。
北風吹雨故宮寒,重見新王受詔還。
惟有千尋舊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先帝玉符分愛子,西京銅狄泣王孫。
白頭宮監鋤荊棘,曾在華清內承直。
遭亂城頭烏夜啼,四十年來事堪憶。
神皇倚瑟楚歌時,百子池邊裊柳絲。
早見鴻飛四海翼,可憐花發萬年枝。
銅扉未啟牽衣諫,銀箭初殘淚如霰。
幾年不省公車章,從來數罷昭陽宴。
骨肉終全異母恩,功名徒付上書人。
貴彊無取諸侯相,調護何關老大臣。
萬歲千秋相訣絕,青雀投懷玉魚別。
昭丘煙草自蒼茫,湯殿香泉暗嗚咽。
析圭分土上東門,寶轂雕輪九陌塵。
驪山西去辭溫室,渭水東流別任城。
少室峰頭寫桐漆,靈光殿就張琴瑟。
愿王保此黃發期,誰料遭逢黑山賊。
嗟乎龍種誠足憐,母愛子抱非徒然。
江夏漫裁修柏賦,東阿徒詠《豆萁》篇。
我朝家法逾前制,兩宮父子無遺議。
廷論繇來責佞夫,國恩自是優如意。
萬家湯沐啟周京,千騎旌旗給羽林。
總為先朝憐白象,豈知今日誤黃巾。
鄒枚客館傷狐兔,燕趙歌樓散煙霧。
茂陵西筑望思臺,月落青楓不知路。
今皇興念穗帷撫,流涕黃封手自裁。
殿內遂停三部伎,宮中為設八關齋。
束薪流水王人戍,太牢加璧通侯祭。
帝子魂歸南浦云,玉妃淚灑東平樹。
北風吹雨故宮寒,重見新王受詔還。
惟有千尋舊松栝,照人落落嵩高山。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臨江仙 其二 晁達州見和(宋·晁補之)
- 臨江仙 其二 景修席上再賦(宋·李之儀)
- 臨江仙 其二 梅(宋·王庭圭)
- 臨江仙 其二 用韻和韓求仁南都留別(宋·晁補之)
- 臨江仙 其二 病中存之以長短句見調,因次(宋·李之儀)
- 臨江仙 其二 登西山望滇池(當代·蔡淑萍)
- 臨江仙 其二 秋日有感(宋·趙長卿)
- 臨江仙 其二 簪花屢墮戲作(宋·辛棄疾)
- 臨江仙 其二 自詠(宋·劉光祖)
- 臨江仙 其二 荼有感(宋·張元干)
- 臨江仙 其二 賞芍藥(宋·曹勛)
- 臨江仙 其二 贈婦人寫字(宋·史浩)
- 臨江仙 其二 車駕朝享景靈宮,久雨,一夕(宋·張掄)
- 臨江仙 其二 追和東坡,送李公恕入浙韻(宋·王之道)
- 臨江仙 其二 送光州曾使君(宋·周紫芝)
- 臨江仙 其二 醉宿崇福寺,寄祐之以仆醉先(宋·辛棄疾)
- 臨江仙 其二 醉飲(宋·李石)
- 臨江仙 其二 陳朝檜(宋·邢俊臣)
- 臨江仙 其二 雪后寄周十(宋·葉夢得)
- 臨江仙 其二 題道隆觀(宋·史浩)
- 臨江仙 其二(宋·向滈)
- 臨江仙 其二(宋·孫居敬)
- 臨江仙 其二(宋·王以寧)
- 臨江仙 其二(宋·王炎2)
- 臨江仙 其二(宋·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