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唐·李商隱)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霜月(唐·李商隱)
七言絕句 押先韻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引用典故:青女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①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評注
《誠齋詩話》:
五七字絕句最少而最難工,雖作者亦難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與介甫最工于此。如李義山憂唐之衰,云:「夕陽無限好,其奈近黃昏。」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如「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如「鶯花啼又笑,畢竟是難春」……皆佳句也。
《二老堂詩話》:唐李義山《霜月》絕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本朝石曼卿云:「素娥青女原無匹,霜月亭亭各自愁。」意相反而句皆工。
《李義山詩集輯評》:何焯云:第二句先寫霜月之光,最接得妙,下二句是常語。
《玉溪生詩說》:首二句極寫搖落高寒之意,則人不耐冷可知。卻不說破,只以青女、素娥對照之,筆意深曲。
《玉溪生詩集箋注》:艷情也。
《唐賢清雅集》:托興幽渺,自見風骨。
《精選評注五朝詩學津梁》:次句極寫搖落高寒之意,則人不耐冷可知,妙不說破,只以對面襯映之。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1)青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月中嫦娥。(2)嬋娟:美好的姿容。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春歸(唐·白居易)
- 送春歸(宋·曹勛)
- 送春擬韓致光(清·林旭)
- 送春日仍送東川二首(明·朱樸)
- 送春日去桂林(清·阮元)
- 送春日客至寓中酣飲(明·梁憲)
- 送春日潘亞日黃農父陳元孝過飲南園(明·梁憲)
- 送春日畫海棠因題四絕亦古人感時物之意也四(清末民國初·曹家達)
- 送春日集張云子齋中得風字(清·龐塏)
- 送春時在村居荊園(近現代·李洸)
- 送春曲三首(唐·劉禹錫)
- 送春曲(宋·李新)
- 送春曲(宋·范浚)
- 送春曲(清·施鈺)
- 送春有感(宋·吳芾)
- 送春有感(宋·王邁)
- 送春有感(清·袁棠)
- 送春次東坡韻(清末民國初·曹家達)
- 送春次和胡豹生(明·歐璞持)
- 送春次園果韻(清末民國初·曹家達)
- 送春歌仿梁元帝春日詩重字體為蔡希敏歸奎海(清·章甫)
- 送春歌(宋·趙公豫)
- 送春答何高士(元·張翥)
- 送春詞(元末明初·藍智)
- 送春詞(唐·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