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鑒泉鑒園圖 有序(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題吳鑒泉鑒園圖 有序(清末近現代初·鄭孝胥)
題注:壬子作
金陵城中,以東北隅為最勝。當大中復成二橋之西岸,望鐘阜夭矯,東翔而北顧,若將止,若欲起。青溪至此流清而波闊,倒影入焉。凡東水闊之船,其在水闊如不足回旋者,上溯至吳園之前,則放棹容與,若鳥之出林、若魚之縱壑也。金陵人謂鑒園曰吳園。光緒中葉以來,吳園擅金陵之勝者且二十年。其始予與鑒隱散步于水際,見鐘山而異之,相顧私語:‘得此以構園林,當極佳耶!’然皆病于無力。鑒隱久居金陵,遂買其旁得隙地,僅尋文,稍稍拓辟以自廣,累年乃成數畝,屬于岸側。于是種柳植竹,雜蒔花樹,編籬以圍之;又彌年,望之郁然矣,為軒為廊,為池為堤,為臺為樓,南皮張公孝達題其堂曰‘賞寂’,賦詩稱之。鑒園之名,由此盛傳于白下。鑒隱雖以官為家,然其為人哀樂過人,跌宕自喜,嘯傲于園中者十馀年。其心輕一官而重斯園,不啻一毛之于百鈞也。噫,人之情乎!形資之,神必樂之;身息之,心必歸之。平生釣游之所,雖尋常巷陌田里,恒有惘惘不去懷者,矧以天下名勝又為吾所手創而心營之者乎?一園區區而不能忘,則故君故國之思,以視斯園不又將什伯倍蓗而不能自已者乎?辛亥亂作,鑒隱與余俱辟地于海上,出圖卷屬余記之,其意有未盡者,以陳于詩。時則壬子九月六日。
金陵往來二十年,夢落復成橋水邊。
疏林叢竹隔水看,蔣山如屏當我前。
此園未成先造意,剪取溪水收云煙。
縛茅編籬極慘淡,口不能道心謂然。
眼前風景人未覺,引子入勝中有天。
來游何止千百輩,誰者領略真蕭閑。
我去復來如燕子,濠堂無處尋巢痕。
喜君久為此園主,收拾世事歸詩篇。
豈知興亡一彈指,故國安在園空存。
君雖未歸歸亦得,但恐百感傷心魂。
圖成哀歌予和汝,默數舊恨毋多言。
疏林叢竹隔水看,蔣山如屏當我前。
此園未成先造意,剪取溪水收云煙。
縛茅編籬極慘淡,口不能道心謂然。
眼前風景人未覺,引子入勝中有天。
來游何止千百輩,誰者領略真蕭閑。
我去復來如燕子,濠堂無處尋巢痕。
喜君久為此園主,收拾世事歸詩篇。
豈知興亡一彈指,故國安在園空存。
君雖未歸歸亦得,但恐百感傷心魂。
圖成哀歌予和汝,默數舊恨毋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