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常理齋愛吟草后(清·祝德麟)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題常理齋愛吟草后(清·祝德麟)
古云不朽三,立言與德功。
長劍哀國殤,寧論文字雄。
大凡忠義士,賦詩不必工。
偶然存著錄,片甲窺神龍。
理齋遼左杰,作宰西南邦。
死事近廿年,碧血埋蒿蓬。
忽披愛吟草,使我心。
當其之官日,取道經蠶叢。
摹寫云物趣,意象開鴻濛。
與我入蜀詩,太半題相同。
憶昔歲庚寅,持衡策使驄。
道途歷阻險,頭腦慚冬烘。
分校賴群彥,商榷咸虛衷。
鎖闈匝月馀,相伴燈檠紅。
詎料三載后,兩賢膏賊鋒。
一為程大足(蔭桂),一為常西充。
維時金川酋,狼狽敢逞兇。
王師申薄伐,兵威盛梯沖。
窮獸駭奔竄,指顧窟穴空。
將軍失廟算,暗落賊計中。
誘降為內應,間道潛來攻。
半夜警風鶴,六軍化沙蟲。
君實典度支,出內糗糒供。
賊來多于蟻,賊去疾如蜂。
與糧俱存亡,義不返顧躬。
倉黃昔嶺上,臣節遂告終。
死地無生理,飛走路已窮。
不死安所之,毅烈齊凡庸。
獨異一書生,手未習戈鏦。
卻當臨難際,提刀揕賊胸。
連斃十數人,噀血氣猶虹。
周苛既慷慨,溫序仍從容。
嘗聞髫齔時,讀書史事通。
至明遇吉傳,裂眥欽英風。
授命乃素定,大勇填膺腔。
非同辦倉卒,捐軀但匆匆。
江之水悠悠,岷山高巃嵷。
華表鶴不歸,云樹深千重。
浣花溪水頭,有祠曰慰忠。
彝典備昭恤①,馨香秩祀崇。
武功旋耆定,已筑鯨鯢封。
九原目可瞑,神其無怨恫。
同祀廿六人,吳(鑒南璜)趙(璞庵文哲)皆詩翁。
況傍杜陵叟,斯文得正宗。
榿林龍竹邊,颯爽尋靈蹤。
此卷在天壤,姓氏光熊熊。
底須聲律求,抗墜歌玲瓏。
多少譚藝家,泯沒隨煙雺。
長劍哀國殤,寧論文字雄。
大凡忠義士,賦詩不必工。
偶然存著錄,片甲窺神龍。
理齋遼左杰,作宰西南邦。
死事近廿年,碧血埋蒿蓬。
忽披愛吟草,使我心。
當其之官日,取道經蠶叢。
摹寫云物趣,意象開鴻濛。
與我入蜀詩,太半題相同。
憶昔歲庚寅,持衡策使驄。
道途歷阻險,頭腦慚冬烘。
分校賴群彥,商榷咸虛衷。
鎖闈匝月馀,相伴燈檠紅。
詎料三載后,兩賢膏賊鋒。
一為程大足(蔭桂),一為常西充。
維時金川酋,狼狽敢逞兇。
王師申薄伐,兵威盛梯沖。
窮獸駭奔竄,指顧窟穴空。
將軍失廟算,暗落賊計中。
誘降為內應,間道潛來攻。
半夜警風鶴,六軍化沙蟲。
君實典度支,出內糗糒供。
賊來多于蟻,賊去疾如蜂。
與糧俱存亡,義不返顧躬。
倉黃昔嶺上,臣節遂告終。
死地無生理,飛走路已窮。
不死安所之,毅烈齊凡庸。
獨異一書生,手未習戈鏦。
卻當臨難際,提刀揕賊胸。
連斃十數人,噀血氣猶虹。
周苛既慷慨,溫序仍從容。
嘗聞髫齔時,讀書史事通。
至明遇吉傳,裂眥欽英風。
授命乃素定,大勇填膺腔。
非同辦倉卒,捐軀但匆匆。
江之水悠悠,岷山高巃嵷。
華表鶴不歸,云樹深千重。
浣花溪水頭,有祠曰慰忠。
彝典備昭恤①,馨香秩祀崇。
武功旋耆定,已筑鯨鯢封。
九原目可瞑,神其無怨恫。
同祀廿六人,吳(鑒南璜)趙(璞庵文哲)皆詩翁。
況傍杜陵叟,斯文得正宗。
榿林龍竹邊,颯爽尋靈蹤。
此卷在天壤,姓氏光熊熊。
底須聲律求,抗墜歌玲瓏。
多少譚藝家,泯沒隨煙雺。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甲午六月二十二日聞四龍掛空中大雨(明·程敏政)
- 甲午六月臥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元·潘伯脩)
- 甲午六月旦日登嶼山觀海(明·陶安)
- 甲午冬閱(宋·韓琦)
- 甲午出知漳州晚發船龍山暮宿桐廬二首(宋·楊萬里)
- 甲午分臺上京和王本中都事過居庸關韻(明·鄭潛)
- 甲午前夜與諸子聚飲白云山麓予自壬午歲卜筑(當代·熊東遨)
-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夢右臂踴出一小劍長八九寸(宋·陸游)
- 甲午十月二日夜風寒擁爐達旦不寐偶見新月口(明·韓雍)
- 甲午后九日冗事所拘中夜歸臥未暇往赴杭州之(當代·秦鴻)
- 甲午四月八日再禮金輪峰舍利塔(明·釋函是)
- 甲午夏日讀爾雅有感(宋·徐瑞)
- 甲午夏末游青海甘肅十二首(當代·程濱)
- 甲午夏至偕秋扇樂耕名軒訪函谷關(當代·熊東遨)
- 甲午夏至自函谷關經潼關訪蕭關(當代·魏新河)
- 甲午天津雜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韻(清末民國初·俞明震)
- 甲午孟冬先妣墳下土圯予督役修理前一夕夢先(明·饒與齡)
- 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宋·黎廷瑞)
- 甲午季冬雨雪連旬公馀感觸輒賦八絕(明·黃仲昭)
- 甲午季夏閉關(清·孫廷鐸)
- 甲午歲丹陽道中即事(明·袁華)
- 甲午歲以公差過江陵之右有訪故人田典簿仲玉(元·李士瞻)
- 甲午歲感興(明·釋妙聲)
- 甲午歲散館日者占余當外授陳留令言之甚決竟(清末民國初·夏孫桐)
- 甲午歲暮感事詩(清·張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