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胡右丞視學(宋·呂陶)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再和胡右丞視學(宋·呂陶)
士有幸不幸,所逢皆一時。
道隆學自正,文敝俗亦衰。
匪惟古今異,況復好惡隨。
觀詩不觀政,爭議毓與基①。
窮經不窮法,區區論桓僖。
必得大匠誨,然后圓中規。
譬欲考躔度,亦先由渾儀。
所以君子教,眾材無棄遺。
公來鎮西州,為民張四維。
且曰化未孚,執咎歸之誰。
醇醲造禮義,偷薄生夸毗。
予其本庠序,動以經為師。
善道易牖進,應和如塤篪。
自此石室生,處躬無匪彝。
勤誠戒挑達,美頌贊緝熙。
屢聞講鼓集,不見儒冠攲。
遠或千里至,篋笥相攜持。
公堂坐無地,布滿東西垂。
學殖務栽培,心茅悉芟夷。
前瞻數仞墻,競欲趨公扉。
謂公富經術,執卷將問逵。
誦公勤學篇,華柔鄙玄暉。
杏壇乘春風,一日千萬枝。
昔公長烏臺,奏囊成殿帷。
藥石盡晦密,世人罕聞知。
今公倡儒教,群情革其非。
道勝逢大壯,文明契重離。
繼有巨篇作,拜貺如受龜。
咸韶奏清廟,音中爽與蕤。
琳瑯聚寶肆,亙夜騰晶輝。
蛙鼓畏不鳴,鼠璞羞路岐。
信矣蜀政美,聲聞已四馳。
海宇翹首望,天高終聽卑。
行聞十行詔,匪朝促公歸。
雖欲在泮飲,盛事安可期。
道隆學自正,文敝俗亦衰。
匪惟古今異,況復好惡隨。
觀詩不觀政,爭議毓與基①。
窮經不窮法,區區論桓僖。
必得大匠誨,然后圓中規。
譬欲考躔度,亦先由渾儀。
所以君子教,眾材無棄遺。
公來鎮西州,為民張四維。
且曰化未孚,執咎歸之誰。
醇醲造禮義,偷薄生夸毗。
予其本庠序,動以經為師。
善道易牖進,應和如塤篪。
自此石室生,處躬無匪彝。
勤誠戒挑達,美頌贊緝熙。
屢聞講鼓集,不見儒冠攲。
遠或千里至,篋笥相攜持。
公堂坐無地,布滿東西垂。
學殖務栽培,心茅悉芟夷。
前瞻數仞墻,競欲趨公扉。
謂公富經術,執卷將問逵。
誦公勤學篇,華柔鄙玄暉。
杏壇乘春風,一日千萬枝。
昔公長烏臺,奏囊成殿帷。
藥石盡晦密,世人罕聞知。
今公倡儒教,群情革其非。
道勝逢大壯,文明契重離。
繼有巨篇作,拜貺如受龜。
咸韶奏清廟,音中爽與蕤。
琳瑯聚寶肆,亙夜騰晶輝。
蛙鼓畏不鳴,鼠璞羞路岐。
信矣蜀政美,聲聞已四馳。
海宇翹首望,天高終聽卑。
行聞十行詔,匪朝促公歸。
雖欲在泮飲,盛事安可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王孟箕明府之留都水部次日逢重九同曾時甫(明·林熙春)
- 送王季中北上謁選(明·王世貞)
- 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唐·錢起)
-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宋·林表民)
- 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宋·陸游)
- 送王季培還揚州兼述所懷(元·張翥)
- 送王季境還淮東幕(元·乃賢)
- 送王季寶歸江西(元·李存)
- 送王季山主簿省覲樞府(宋·楊萬里)
- 送王季山赴龍溪(宋·朱熹)
- 送王季德主事祠南鎮還京(元末明初·王逢)
- 送王季德提刑寶文少卿(宋·楊萬里)
- 送王季海敷文赴閩漕(宋·喻良能)
- 送王季裴往行在(宋·周孚)
- 送王季野侍父入京(元·屠性)
- 送王學士赴兩浙轉運(宋·歐陽修)
- 送王學士赴京東漕(宋·韋驤)
- 送王學錄之大理通判二首(明·黃佐)
- 送王寧國(宋·釋居簡)
- 送王宅松補邵武府太守(明·黎民表)
- 送王宇齋還安福四首(明·王漸逵)
- 送王守會試(明·王鏊)
- 送王守敬歸淮南(元末明初·徐賁)
- 送王守敬還淮南(元末明初·徐賁)
- 送王安之太博歸西京(宋·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