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紅葉(唐·宣宗宮人)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題紅葉(唐·宣宗宮人)
五言絕句 押刪韻
五言絕句 押刪韻
題注:盧偓應舉時,偶臨御溝,得一紅葉,上有絕句,置于巾箱。及出宮人,偓得韓氏,睹紅葉,吁嗟久之,曰:「當時偶題,不謂郎君得之。」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評注
《云溪友議》:
盧渥舍人應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乃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后(盧渥)亦一任范陽,獲其退宮,睹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驗其書,無不訝焉。詩曰:「水流何太急……」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唐汝詢曰:情態不露,與縫衣結緣者自別。周珽曰:斬斷六朝浮靡妖艷蹊徑,是真性情之詩。「謝」字,「好去」字,涵無限情緒、無限風趣。
《唐詩摘鈔》:絕不言情,無限幽憂之意,自在言外。文人作宮詞,便有多少無聊怨望之語;豈知身歷其地者,轉覺難言耳。
《唐詩別裁》:僖宗時,于祐步禁衢,得紅葉詩。亦題一葉云:「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后娶宮人韓氏,見葉驚曰:「此妾所作。妾于水中亦得一葉。」驗之相合。
《葚原詩說》:五言絕有兩種;有意盡而言止者,有言止而意不盡者。言止意不盡,深得味外之味,此從五言律而來,故為正格……「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此五絕之正格也。正格最難,唐人亦不多得。
《唐詩鑒賞辭典》:這首詩相傳為唐宣宗時宮人韓氏所寫。關于這首詩,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后來,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這里。」這就是有名的「紅葉題詩」的故事。對此,《青瑣高議》和《北夢瑣言》(據《太平廣記》引)也有記載,但在朝代、人名、情節上都有出入。
這一故事在輾轉流傳中,當然不免有被人添枝加葉之處,但也不會完全出于杜撰。從詩的內容看,很象宮人口吻。它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詩的前兩句「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妙在只責問流水太急,訴說深宮太閑,并不明寫怨情,而怨情自見。一個少女長期被幽閉在深宮之中,有時會有流年侯水、光陰易逝、青春虛度、紅顏暗老之恨,有時也會有深宮無事、歲月難遣、閑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這兩句詩,以流水之急與深宮之閑形成對比,就不著痕跡、若即若離地托出了這種看似矛盾而又交織為一的雙重苦恨。詩的后兩句「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運筆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傳意,托物寄情,不從正面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不直說自己久與人間隔離和渴望回到人間,而用折射手法,從側面下筆,只對一片隨波而去的紅葉致以殷勤的祝告。這里,題詩人對身受幽囚的憤懣、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沖破樊籠的強烈意愿,盡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俞陛云在《詩境淺說續編》中評李白的《玉階怨》說:「其寫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際。」這話也可以移作對這首《題紅葉》詩的贊語。
除這首《題紅葉》外,在唐代還流傳有一個梧葉題詩的故事。據《云溪友議》、《本事詩》等書記述,天寶年間,一位洛陽宮苑中的宮女在梧葉上寫了一首詩,隨御溝流出,詩云:「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詩在民間遂得傳播。詩人顧況得詩后曾和詩一首:「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過了十幾天,又在御溝流出的梧葉上見詩一首,詩云:「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這后一首詩在《全唐詩》中題作《又題洛苑梧葉上》,也不失為一首好詩。從詩的首句「一葉題詩出禁城」,可以想見題詩人目送葉去、心與俱遠的情景。這片小小的梧葉,成了她的化身,既負荷著她的巨大的苦痛,又浮載著她的縹緲的希冀。句中的「出禁城」三字,與《題紅葉》詩中的「到人間」三字一樣,含有極其復雜的感情。這里,人生的要求、祝愿、遐想、幻夢是溶合在一起的。下句「誰人酬和獨含情」,是進而游翔她的詩思。這位得不到愛情的少女,把她對愛情的想象隨著梧葉也送出了禁城。她題詩的一片心意原是「寄與有情人」,但「寄與誰」,「誰人酬和」,這片梧葉出禁城后又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呢?這些,縱然渺茫難知,也足以令她浮想翩翩,含情脈脈;可是,句中一個「獨」字卻又透露了她的現實處境之可哀。下面兩句「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正是回到現實后的絕望和嗟嘆。這時,隨波蕩漾的梧葉已經乘春而逝,而回顧自身,仍然在「年年不見春」的禁城之內。如果說詩的前半首是身在痛苦環境中產生的美好幻想;那么,這后半首就是走出幻想世界后感到的加倍痛苦了。總的看來,這首《又題》寫得較實,較直,以真摯動人。但不如《題紅葉》詩之空靈醞藉,言簡意長,給人以更多的玩索余地。
唐代出現了大量宮怨詩,但幾乎全都出自宮外人手筆,至多只能做到設身處地,代抒怨情,有的還是借題發揮,另有寄托。這首《題紅葉》詩以及另兩首題梧葉詩之可貴,就在于讓我們直接從宮人之口聽到了宮人的心聲。
(陳邦炎)
這一故事在輾轉流傳中,當然不免有被人添枝加葉之處,但也不會完全出于杜撰。從詩的內容看,很象宮人口吻。它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詩的前兩句「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妙在只責問流水太急,訴說深宮太閑,并不明寫怨情,而怨情自見。一個少女長期被幽閉在深宮之中,有時會有流年侯水、光陰易逝、青春虛度、紅顏暗老之恨,有時也會有深宮無事、歲月難遣、閑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這兩句詩,以流水之急與深宮之閑形成對比,就不著痕跡、若即若離地托出了這種看似矛盾而又交織為一的雙重苦恨。詩的后兩句「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運筆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傳意,托物寄情,不從正面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不直說自己久與人間隔離和渴望回到人間,而用折射手法,從側面下筆,只對一片隨波而去的紅葉致以殷勤的祝告。這里,題詩人對身受幽囚的憤懣、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沖破樊籠的強烈意愿,盡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俞陛云在《詩境淺說續編》中評李白的《玉階怨》說:「其寫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際。」這話也可以移作對這首《題紅葉》詩的贊語。
除這首《題紅葉》外,在唐代還流傳有一個梧葉題詩的故事。據《云溪友議》、《本事詩》等書記述,天寶年間,一位洛陽宮苑中的宮女在梧葉上寫了一首詩,隨御溝流出,詩云:「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詩在民間遂得傳播。詩人顧況得詩后曾和詩一首:「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過了十幾天,又在御溝流出的梧葉上見詩一首,詩云:「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這后一首詩在《全唐詩》中題作《又題洛苑梧葉上》,也不失為一首好詩。從詩的首句「一葉題詩出禁城」,可以想見題詩人目送葉去、心與俱遠的情景。這片小小的梧葉,成了她的化身,既負荷著她的巨大的苦痛,又浮載著她的縹緲的希冀。句中的「出禁城」三字,與《題紅葉》詩中的「到人間」三字一樣,含有極其復雜的感情。這里,人生的要求、祝愿、遐想、幻夢是溶合在一起的。下句「誰人酬和獨含情」,是進而游翔她的詩思。這位得不到愛情的少女,把她對愛情的想象隨著梧葉也送出了禁城。她題詩的一片心意原是「寄與有情人」,但「寄與誰」,「誰人酬和」,這片梧葉出禁城后又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呢?這些,縱然渺茫難知,也足以令她浮想翩翩,含情脈脈;可是,句中一個「獨」字卻又透露了她的現實處境之可哀。下面兩句「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正是回到現實后的絕望和嗟嘆。這時,隨波蕩漾的梧葉已經乘春而逝,而回顧自身,仍然在「年年不見春」的禁城之內。如果說詩的前半首是身在痛苦環境中產生的美好幻想;那么,這后半首就是走出幻想世界后感到的加倍痛苦了。總的看來,這首《又題》寫得較實,較直,以真摯動人。但不如《題紅葉》詩之空靈醞藉,言簡意長,給人以更多的玩索余地。
唐代出現了大量宮怨詩,但幾乎全都出自宮外人手筆,至多只能做到設身處地,代抒怨情,有的還是借題發揮,另有寄托。這首《題紅葉》詩以及另兩首題梧葉詩之可貴,就在于讓我們直接從宮人之口聽到了宮人的心聲。
(陳邦炎)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虞美人 初夏(清·沈榛)
- 虞美人 初春寒甚,戲作。用彊村除夕高陽臺(近現代·姚鹓雛)
- 虞美人 初秋與客話渝州舊游(近現代·姚鹓雛)
- 虞美人 別思(明·王世貞)
- 虞美人 別恨(清·俞士彪)
- 虞美人 別魯道源(元·何景福)
- 虞美人 前題 糖胡盧(清末民國初·姚華)
- 虞美人 前題(清·俞繡孫)
- 虞美人 前題(清·葛秀英)
- 虞美人 剪秋羅(清·黃燮清)
- 虞美人 勸世(元·尹志平)
- 虞美人 十一月下旬雪接慧素信詞以寄之(近現代末當代初·張伯駒)
- 虞美人十首 嵌成句入詞(當代·崔榮江)
- 虞美人 午日(清·梁清標)
- 虞美人 午夢(清·莊棫)
- 虞美人 午節連雨和怡兒(清末民國初·鄭元昭)
- 虞美人 半塘欲為校夢龕圖,偶得明王綦秋林(清末民國初·朱祖謀)
- 虞美人 半山亭秋望(近現代·黃公渚)
- 虞美人 南海禊集,未赴,補詞(清末民國初·姚華)
- 虞美人 參觀故宮隨想(當代·蔡淑萍)
- 虞美人 又題「雙美月明放棹圖」(清·宗婉)
- 虞美人 雙樹居賞月(清·楊玉銜)
- 虞美人 雙蓮(宋·趙長卿)
- 虞美人 同孟利器尋春(金·趙攄)
- 虞美人 同徐敬可看林家紫牡丹(清·曹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