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陵渡(唐·張祜)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題金陵渡(唐·張祜)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七言絕句 押尤韻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評注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情景悠然。
《精選評注五朝詩學津梁》:江中夜景如畫。
《養一齋詩話》:吾獨惜以承吉之才,能為「晴空一鳥渡,萬里秋江碧」、「河流出郭靜,山色對樓寒」、「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此盤山入海,河繞國連天」、「仰砌池光動,登樓海氣來」、「風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寬」、「人行中路月生海,鶴語上方星滿天」、「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諸句,可以直跨元、白之上,而竟為微之所短,又為樂天所遺也。
《唐詩鑒賞辭典》:金陵津渡:指今江蘇鎮江的西津渡。瓜州:在江蘇省刊江縣南。
《唐詩鑒賞辭典》:這是張祜漫游江南時寫的一首小詩。
「金陵津渡小山樓」,此「金陵渡」在鎮江,非指南京。「小山樓」是詩人當時寄居之地。首句點題,輕靈妥貼。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費力。「可」當作「合」解,而比「合」字輕松。
這兩句是引子,起筆平淡而輕松,接著便極自然地將讀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詩人佇立在小山樓上眺望夜江,只見天邊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團漆黑的夜江之上,本無所見,而詩人卻在朦朧的西斜月光中,觀賞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極,既有景,又點明了時間──將曉未曉的落潮之際;與上句「一宿」呼應,這不清楚地告訴我們行人那一宿羈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嗎?所以,此句與第二句自然地溝通。詩人用筆輕靈而細膩,在精工鏤刻中,又不顯斧鑿之痕,顯得那么渾成無跡。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煙籠寒水的背景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詩人不由脫口而出:「兩三星火是瓜州。」將遠景一點染,這幅美妙的夜江畫也告完成。試看「兩三星火」,用筆何其瀟灑空靈,動人情處不須多,「兩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宜乎以少勝多,點染有致,然而也是實景,那「兩三星火」點綴在斜月朦朧的夜江之上,顯得格外明亮。
那是什么地方?詩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這個地名與首句「金陵渡」相應,達到首尾圓合。此外,這三字還包藏著詩人的驚喜和慨嘆,傳遞出一種悠遠的神情。
這首詩的境界,清美之至,寧靜之至。那兩三星火與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襯,融成一體,情景如在目前。
若把「星火」換上《楓橋夜泊》詩的「漁火」好不好呢?不好。因為「江楓漁火」是近景,看得清,「兩三星火」是遠景,看不分明,只見星星點點,如何知是漁火?是燈光?唯其如此,卻更惹人想象。《楓橋夜泊》用的是重筆,此首純用輕筆,兩者也有不同。
(錢仲聯 徐永端)
「金陵津渡小山樓」,此「金陵渡」在鎮江,非指南京。「小山樓」是詩人當時寄居之地。首句點題,輕靈妥貼。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費力。「可」當作「合」解,而比「合」字輕松。
這兩句是引子,起筆平淡而輕松,接著便極自然地將讀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詩人佇立在小山樓上眺望夜江,只見天邊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團漆黑的夜江之上,本無所見,而詩人卻在朦朧的西斜月光中,觀賞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極,既有景,又點明了時間──將曉未曉的落潮之際;與上句「一宿」呼應,這不清楚地告訴我們行人那一宿羈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嗎?所以,此句與第二句自然地溝通。詩人用筆輕靈而細膩,在精工鏤刻中,又不顯斧鑿之痕,顯得那么渾成無跡。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煙籠寒水的背景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詩人不由脫口而出:「兩三星火是瓜州。」將遠景一點染,這幅美妙的夜江畫也告完成。試看「兩三星火」,用筆何其瀟灑空靈,動人情處不須多,「兩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宜乎以少勝多,點染有致,然而也是實景,那「兩三星火」點綴在斜月朦朧的夜江之上,顯得格外明亮。
那是什么地方?詩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這個地名與首句「金陵渡」相應,達到首尾圓合。此外,這三字還包藏著詩人的驚喜和慨嘆,傳遞出一種悠遠的神情。
這首詩的境界,清美之至,寧靜之至。那兩三星火與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襯,融成一體,情景如在目前。
若把「星火」換上《楓橋夜泊》詩的「漁火」好不好呢?不好。因為「江楓漁火」是近景,看得清,「兩三星火」是遠景,看不分明,只見星星點點,如何知是漁火?是燈光?唯其如此,卻更惹人想象。《楓橋夜泊》用的是重筆,此首純用輕筆,兩者也有不同。
(錢仲聯 徐永端)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次韻李彥淵送春(宋·劉才邵)
- 次韻李彥淵郎中試院三絕句(宋·劉才邵)
- 次韻李彥達客舍秋懷(宋·張綱)
- 次韻李彭州乞鶴于虞萬州(宋·魏了翁)
- 次韻李彭州訪山居三絕(宋·魏了翁)
- 次韻李得善學錄需酒納婦(宋·周必大)
- 次韻李德升老堂(宋·呂頤浩)
- 次韻李德載見寄(宋·張耒)
- 次韻李忱承議所惠詩(宋·李復)
- 次韻李懷安贈何憲五絕(宋·王十朋)
- 次韻李成之待制見寄(宋·畢仲游)
- 次韻李成季感事(宋·晁補之)
- 次韻李成德謝人惠墨牛(宋·謝薖)
- 次韻李才元舍人二首(宋·呂陶)
- 次韻李撫辰屯田修州門(宋·蘇轍)
- 次韻李提舉秋日雜詠(宋·楊冠卿)
- 次韻李提點雪中登樓之什二首(宋·吳儆)
- 次韻李提點雪中登樓之什(宋·吳儆)
- 次韻李教授閔雨(宋·王庭圭)
- 次韻李斯文及與予蔣仲啟劉九德會于楊仲章家(明·李昱)
- 次韻李方叔宋鎮立秋五絕(宋·李之儀)
- 次韻李方叔水宿(宋·釋德洪)
- 次韻李方叔游衡山僧舍(宋·釋德洪)
- 次韻李方叔(元·丁復)
- 次韻李昌齡以詩督景賢堂詩(宋·王庭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