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雩都華嚴寺(宋·岳飛)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題雩都華嚴寺(宋·岳飛)
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
手持竹節訪黃龍,舊穴空遺虎子蹤。
云鎖斷崖無覓處,半山松竹撼秋風。
云鎖斷崖無覓處,半山松竹撼秋風。
評注
【題解】
雩(yu)都,古代縣名。據《章貢志》云,漢高帝六年始置。一九五七年改為于都縣, 屬江西省。
華嚴寺,光緒二十九年刻本《雩都縣志》卷二載,「羅田巖,縣南五里,一名善山, 深廣如屋,古稱華巖禪院。左為仕學山房,內有巖穴,高不過五尺,而深廣倍之。周濂溪先生倅虔時,曾游此,為賦詩,后 人因建濂溪閣于其右,門臨懸崖。側柏四株,根盤石上,大可四抱,蒼翠拂云,為數百年物,今存其三。閣右石壁岳武穆、文信國題筆在焉。」
這首詩當作于紹興三年(1133)秋。
【注釋】:
①黃龍;華嚴寺左邊山有巖穴,此洞或名白黃龍。舊時代,許多山寺中有黃龍洞。因查不到有關
記載未得確解。
②據《雩都縣志》載,華嚴寺左有巖穴,高不過五尺,而深廣倍之。 「山西別一洞天,學士大夫
談道者多聚焉。巖左有泉流石罅,……」這句詩是說,現在這里人跡罕至,洞里只有小老虎的足痕
了。
③「云鎖」句,是說半山腰里云霧繚繞。
④撼:搖動。
雩(yu)都,古代縣名。據《章貢志》云,漢高帝六年始置。一九五七年改為于都縣, 屬江西省。
華嚴寺,光緒二十九年刻本《雩都縣志》卷二載,「羅田巖,縣南五里,一名善山, 深廣如屋,古稱華巖禪院。左為仕學山房,內有巖穴,高不過五尺,而深廣倍之。周濂溪先生倅虔時,曾游此,為賦詩,后 人因建濂溪閣于其右,門臨懸崖。側柏四株,根盤石上,大可四抱,蒼翠拂云,為數百年物,今存其三。閣右石壁岳武穆、文信國題筆在焉。」
這首詩當作于紹興三年(1133)秋。
【注釋】:
①黃龍;華嚴寺左邊山有巖穴,此洞或名白黃龍。舊時代,許多山寺中有黃龍洞。因查不到有關
記載未得確解。
②據《雩都縣志》載,華嚴寺左有巖穴,高不過五尺,而深廣倍之。 「山西別一洞天,學士大夫
談道者多聚焉。巖左有泉流石罅,……」這句詩是說,現在這里人跡罕至,洞里只有小老虎的足痕
了。
③「云鎖」句,是說半山腰里云霧繚繞。
④撼:搖動。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同獨孤九秋閨(唐·馬吉甫)
-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唐·孟浩然)
- 同獄者嘆獄中無燕(唐·沈佺期)
- 同狼山印老早飯建隆遂登平山堂(宋·呂本中)
- 同獻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宋·劉敞)
- 同玄昶上人觀山榴(唐·李咸用)
- 同玉父鴻父看池邊梅(宋·洪朋)
- 同玉魚過肇伯飲感賦(清·潘陸)
- 同王萬里山行(宋·程公許)
- 同王主簿有所思(南北朝·謝朓)
-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唐·孟浩然)
- 同王九鼎省石井先隴(明·吳與弼)
- 同王仆射山亭餞岑廣武羲得言字(唐·張說)
- 同王以湘滄浪亭懷古(清·譚廷獻)
- 同王儀甫過水塘庵(明·黎民表)
- 同王儀甫酌醉后賦此(明·黎民表)
- 同王仲錫觀察泊海珠寺聽遣幻詩得寒字且約游(明·釋今無)
- 同王伯圻諸弟登眺宅后林谷茂郁可愛因題谷中(明·劉崧)
- 同王侍御飲東郭草亭(明·倪謙)
- 同王元直讀書法云寺賦贈(明·徐熥)
- 同王元美詠洼尊(明·黎民表)
- 同王克慎宿清涼寺兼示和上人孫安之(宋·賀鑄)
- 同王公佩和老杜韻(宋·馮時行)
- 同王六入西山尋白云僧(明·林鴻)
- 同王六博士宿煙霞觀(明·林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