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馬嵬坡(唐·鄭畋)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馬嵬坡(唐·鄭畋)
  七言絕句 押真韻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雖亡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評注
《唐闕史》
馬嵬佛寺,楊貴妃縊所。邇后才士文人,經過賦詠以導幽怨者,不可勝記,莫不以翠翹香鈿,委于塵土,紅凄碧怨,令人悲傷,雖調苦詞清,而無逃此意。獨丞相滎陽公鄭畋為鳳翔從事日,題詩曰:「肅宗回馬楊妃死……」
《臨漢隱居詩話》
唐人詠馬嵬之事者多矣……《唐闕史》載鄭畋《馬嵬》詩,命意似矣,而詞句凡下,比說無狀,不足道也。
《優古堂詩話》
《唐闕史》稱鄭相畋吟《馬嵬》詩……觀者以為真輔國之句,予以謂畋蓋取杜詩「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姐」之意。
《五朝詩善鳴集》
得體。當時讀此詩者,以為有宰輔氣,許得不錯。
《詩法易簡錄》
立言得體。「可憐金谷墜樓人」,高一層襯;此低一層襯。
《唐賢小三昧集續集》
論既得體,調亦瑯然。
《唐詩鑒賞辭典》
「馬嵬坡」即馬嵬驛,在今陜西興平縣西。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祿山叛軍攻破潼關,危及長安,玄宗倉皇出逃。經過馬嵬坡時,扈從部隊因怨憤而嘩變,自行處死奸相楊國忠,并要求玄宗殺死楊貴妃。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馬嵬之變。
此詩首句的「玄宗回馬」,指大亂平定、兩京收復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從蜀中回返長安。其時距「楊妃死」已很久了。兩下并提,意謂玄宗能重返長安,正是犧牲楊妃換來的。一存一歿,意味深長。玄宗割舍貴妃固然使局勢得到轉機,但內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貫穿于他的后半生,盡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懷死去的楊妃,這就是所謂「云雨難忘」。「云雨難忘」與「日月新」對舉,可喜下長恨相兼,寫出了玄宗復雜矛盾的心理。
詩的后兩句特別耐人玩味。「終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說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際識大體,有決斷,堪稱「圣明」,但從末句「景陽宮井又何人」來看,并非如此。「景陽宮井」用的是陳后主的故事。當隋兵打進金陵,陳后主和他的寵妃張麗華藏在景陽宮井內,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虜。同是帝妃情事,又同當干戈逼迫之際,可比性極強,取擬精當。玄宗沒有落到陳后主這步田地,是值得慶幸的,但要說「圣明」,也僅僅是比陳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揚得很高,卻以昏味的陳后主來作陪襯,就頗有幾分諷意。只不過話說得微婉,耐人玩味罷了。
但就此以為詩人對玄宗毫無同情,也不盡然。唐時人對楊妃之死,頗有深責玄宗無情無義者。鄭詩又似為此而發。上聯已暗示馬嵬賜死,事出不得已,雖時過境遷,玄宗仍未忘懷云雨舊情。所以下聯「終是圣明于子事」,「終是」的口吻,似是要人們諒解玄宗當日的處境。
《圍爐詩話》說:「古人詠史但敘事而不出己意,則史也,非詩也;出己意、發議論而斧鑿錚錚,又落宋人之病」;「用意隱然,最為得體」。此詩對玄宗有所婉諷,亦有所體諒,可謂能「出己意」又「用意隱然」,在詠史詩中不失為佳作。
(周嘯天)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