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軒過(唐·李賀)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高軒過(唐·李賀)
題注: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
引用典故:氣如虹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一作冬)瓏。
馬蹄隱耳(一作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①東京才子,文章鉅(一本無鉅字)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②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馬蹄隱耳(一作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①東京才子,文章鉅(一本無鉅字)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②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評注
《唐摭言》:
賀年七歲,以長短之制,名動京師。時韓文公與皇甫湜覽賀所業,奇之,而未知其人。因相謂曰:「若是古人,吾曹不知者;若是今人,豈有不知之理!」會有以瑨肅行止言者,二公因連騎造門,請見其子。既而總角而出,二公不之信,賀就試一篇,承命欣然,操觚染翰,旁若無人。仍目曰《高軒過》,曰:「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冬瓏。……我今垂翅負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二公大驚,以所乘馬命連鑣而還所居,親為束發。
《王直方詩話》:李賀《高軒過》中有「筆補造化天無功」之句,余每擊節。此詩人之所以多窮也。
《詩藪》:唐人歌行烜赫者:郭元振《寶劍篇》,宋之問《龍門行》、《明河篇》,李嶠《汾陰行》……李賀《高軒》,并驚絕一時。
《唐詩別裁》:精光煜爚,四語韓公足以當之(「二十八宿」四句下)。言己欲附二公后(末二句下)。
《唐賢清雅集》:鑿空奇語,惟韓公當得起。后昌黎(按當為杜牧)亦云:長吉不死,奴仆命《騷》可也。亦惟長吉當得起。兩賢皆非謬譽,若作詩動輒獻諛,尚成詩耶?
《唐宋詩舉要》:為父執賦,自宜嚴括,故此篇不似他詩之險奧,而詞義精湛,有揮斥八極之觀。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涪江風月(宋·鮮于侁)
- 涪石(清末近現代初·趙熙)
-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復姓王(宋·項安世)
- 涯翁七十壽詩二首(明·顧清)
- 涯翁與二汪飲襄陵酒聞清來留一尊見待已而盡(明·顧清)
- 涯翁六十七歲壽詩(明·顧清)
- 涯翁母一品太夫人壽(明·魯鐸)
- 涯翁示獨酌二詩序云是日飲松江酒次韻奉謝(明·顧清)
- 涵師峨嵋游歸因贈(清·天定)
- 涵春亭(明·龐嵩)
- 涵暉閣(宋·劉拯)
- 涵江書院為陳暄太守作(明·柯潛)
- 涵江山長韓同舍以先大夫障東志與所著反舌蜩(宋·林希逸)
- 涵清軒(元末明初·丁鶴年)
- 涵清閣(宋·陳知柔)
- 涵礎以湘贛吟見示奉題卻寄二十一年(近現代·郭風惠)
- 涵碧亭為鄉人郭宜軒賦(明·韓雍)
- 涵碧亭為陳侍御(明·林光)
- 涵碧亭八詠 文峰貢翠(明·程敏政)
- 涵碧亭 其三(宋·曹冠)
- 涵碧亭 其三(宋·許復道)
- 涵碧亭(元·陳樵)
- 涵碧亭(唐·方干)
- 涵碧亭(宋·劉述)
- 涵碧亭(宋·張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