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鶴林寺中秋夜玩月(唐·許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鶴林寺中秋夜玩月(唐·許渾)
  七言律詩 押先韻  
題注:一作八月十五夜宿鶴林寺玩月
待月東林月正圓,廣庭無樹草無煙。
中秋云盡出滄海,半夜露寒當碧天。
輪彩漸移金殿外,鏡光猶掛玉樓前。
莫辭達曙殷勤望,一墮西巖又隔年。
評注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前后二解,皆寫當天寶月。然前解是寫「待」,后解是寫「惜」,待在未當天前,惜在正當天后,此理本自面前,而并無一人猛省,偶因讀此,不勝太息。二句七字,寫盡「待月中庭」四字神理。三四十四字,寫盡「月正圓」三字神理。唐人每用先唱七字,而后以三句了之,此其法也(首四句下)。「端掛」前,遽寫漸移,使人心驚。「漸移」下,仍寫「端掛」,使人心慰。若在俗筆,必將換轉,寫「端掛」在前,「漸移」在后,便是滿紙衰颯,滅盡無限神理。一將「漸移」字換轉「端掛」字下,便心筆都竭矣。偏將「端掛」字轉換「漸移」字下,而反覺心頭眼底有事忽忽,恐失信知;「一墮西巖」,正是天生妙結(末四句下)。
《東巖草堂評訂唐詩鼓吹》
朱東巖曰:題是《中秋玩月》,通首只寫「月正圓」三字。……五六須看托換筆之妙,如先寫「猶掛」,后寫「漸移」,順筆也;先寫「漸移」,后寫「猶桂」,倒筆也;一經轉換,便覺生氣靈動,意味無窮,于此可分雅俗之別。
《詩學纂聞》
(彭茶江)先生曰:此詩意境似平,格律實細。首云「待月東林月正圓」,月從東出,「待」在來出之時;既出,則「月正圓」也。次曰「廣庭無樹草無煙」,寫月之明,一句盡矣。三曰「中秋云凈出滄海」,此特補點中秋,以別于他月之望。四云「午夜露涼當碧天」,半夜月正當頭也。五云「輪影漸移金殿外」,月昃時西移矣。六云「鏡光猶掛玉樓前」,將落而猶未落也。結云「不辭達旦殷勤望,一墮西巖又隔年」,隔年又以醒「中秋」之意。八句次第寫盡達旦之景,此唐律所以勝于后人,不然,輪影鏡光玉樓金殿,抑何塵容俗狀歟?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
題是玩月,詩卻從月未出以前寫起,故先著一「待」字。既言「東林」,又補出東林之「廣庭」,言此寺中最好玩月也。三,月初出;四,月已中:此二句只寫中秋夜月。以下方是寫「玩」。五,影漸移,惜之;六,光端掛,幸之。一捺一抬,恰好翻起。七之「莫辭」,八之「一墮」,回翔婉轉,最為有情存趣之筆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