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鷓鴣天 鵝湖歸病起作(宋·辛棄疾)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鷓鴣天 鵝湖歸病起作(宋·辛棄疾)  
著意尋春懶便回。
何如信步兩三杯。
山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
攜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開。
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
  其三 鵝湖歸病起作(宋·辛棄疾)
翠竹千尋上薜蘿。
東湖經雨又增波。
只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
明畫燭,洗金荷。
主人起舞客齊歌。
醉中只恨歡娛少,明日醒時奈病何。
  其六 鵝湖歸病起作(宋·辛棄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評注
此詞是作者罷官閑居上饒期間(45 歲至53 歲)的作品,由題目可知:作者游罷鵝湖歸來后,曾患過一場疾病,病愈后他登樓觀賞江村的夜景,忽然驚嘆時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過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寫了這首詞抒發心中的悲憤。
詞的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但景中有情,只不過是非常含蓄而已,須細察始能體會 。「枕簟」句寫氣候變化:枕簟初涼,溪堂乍冷,雖然還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這種清冷的感覺,既是自然環境的反映,也是詞人心緒的外射。「斷云」句寫江上風光:飄浮在水面上的片斷煙云在落日的余暉中漸漸消散,眼前出現了水遠天長,蒼茫無際的畫面。這景象給詞人帶來一種廣闊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悵 。「紅蓮」、「白鳥」二句轉寫近前景物:池塘里盛開的紅蓮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鷺靜靜地兀立著,它一定正在發愁罷!「醉」字由蓮臉之紅引出,「愁」字由鳥頭之白生發,這兩詞用的真是恰到好處。紅蓮白鳥互相映襯,境界雖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詞人內心的苦悶。以上的景物描寫,不但隱含著詞人憂傷抑郁的意緒,而且為下闋抒情制造了一種清冷、空虛又而沉悶的氛圍。
下闋頭三句雖承上述氛圍和意緒,但在情感的表現上卻有顯著變化:變含蓄為明朗 ,于抑郁為曠達。
這三句連用了三個典故。「書咄咄」句用殷浩事。《晉書·殷浩傳》載殷浩熱中富貴,罷官后終日手書空作「咄咄怪事 」四字(意為「哎哎 ,這真是怪事!」)。「且休休」用司空圖事 。《舊唐書·司空圖傳》載司空圖輕淡名利,隱居中條山,他作的《休休亭記》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 。(按司空圖的解釋,「休」字有二義,一為閑退,一為安適。「休休」即閑適之意。)「一丘一壑也風流」用班嗣語。《漢書·敘傳》載班嗣書簡云 :「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 。」這三句連起來的意思是:何必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呢?倒不如姑且安享閑居的清福罷,隱居山林那也很高雅。前一句作反問語,表示不以殷浩為然 ;后二句作自慰語,表示隱居也自有其樂。看起來詞人好象真的樂意當隱士了,但實際上這是悲憤卻故作曠達之辭,比直抒悲憤更感強烈。三個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氣勢連貫,而且意思曲折 。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現上又有顯著變化;變坦率為委婉,曠達為悲涼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化用劉禹錫《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詩「筋力上樓知」句意。看似寫病后衰弱的尋常感覺,實則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詞《 滿江紅》)的悲憤。
作者一生志在恢復中原 ,雖遭讒毀擯斥但堅持如故,因此表現在這里的便不是一般驚衰嘆老的感傷,而是深恐功業難成的憂慮。劉辰翁說他「英雄感愴,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軒詞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與詞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詞蘊含的情感是異常深沉的,但詞人使用的語言卻又極為平淡 。上闋描述氣候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鳥的靜默,都無奇險之處,而寂寞沉悶的氣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闋出語十分曠達,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緒愈令人感覺凄涼結尾二語尤其淡樸淺近,猶如野叟閑談,略不經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現得極其厚重。這種以淡語寫深情的藝術,正如劉熙載說的「極煉如不煉 ,出色而本色,人籟悉歸天籟」(藝概·詞曲概),是一種更為精湛的藝術。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