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池篇(唐·沈佺期)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龍池篇(唐·沈佺期)
七言律詩 押微韻
七言律詩 押微韻
題注:唐享龍池樂章第三章
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先①天天不違。
池開天漢分黃②道,龍向天門入紫微。
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
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③地莫東歸。
池開天漢分黃②道,龍向天門入紫微。
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
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③地莫東歸。
評注
《卶庵重訂李于麟唐詩選》:
用經語入詩,非具化工手段,未易融洽。
《唐詩廣選》:田子藝曰:人但知太白《鳳凰臺》出于《黃鶴樓》,不知崔顥又出于《龍池篇》:若《鸚鵡洲》,又《鳳凰臺》馀意耳。四篇機抒一軸,天錦燦然,各用疊字成章,尤為奇也。
《唐詩選》:五「龍」、四「天」、兩「池」,律詩下字重者,惟此為多,分明故意,亦是一法。
《唐詩鏡》:前四語法度恣縱,后四語興致淋漓,此與《古意》二首,當是唐人律詩第一。
《匯編唐詩十集》:唐云:以律為頌,典雅有法,第不免少年失笑耳。
《唐詩評選》:凝載推排,入神合漠。崔顥《黃鶴樓》詩本此,乃此固自然。
《刪訂唐詩解》:起句超拔,次聯于今為俗,于昔為新。
《唐詩成法》:五「龍」字,二「池」字,四「天」字,崔之《黃鶴樓》所本,而神韻過之,然此味較厚。結句,一時應制諸公俱不能到。
《而庵說唐詩》:此詩前一解以「龍池」二宇播弄,層見疊出,直是作大文手法,律中巨觀也。
《唐詩觀瀾集》:夭矯變化,亦有龍跳天門之勢,崔灝《黃鶴樓》作脫胎于此、猶覺遜其雄渾也。
《說詩晬語》:沈云卿《龍池》樂章,崔司勛《黃鶴樓》詩,意得象先,縱筆所到,遂擅古今之奇,所謂「章法之妙,不見句法,句法之妙,不見字法」者也。
《唐詩別裁》:經語入詩,體格亦復超拔,一結有萬國來朝之意。
《詩法易簡錄》:首句龍已飛,指明皇即位后言也。次句推本龍德,原其所以能飛之故。三四句分頂「龍池」二字,寫足「飛」字,一氣相生,體格超拔。五六句以池上樓臺、池中鳧雁作旁面逭染。結以百川來朝,尤得尊題之體。
《唐七律雋》:詩之奇豈在疊字?《龍池》、《黃鶴》俱以歌行風調行于律體之詞,故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之態,而為千秋絕調也。
《石洲詩話》:《龍池篇》大而拙,其勢開啟三唐,而非七律之盡善者。「盧家少婦」一篇,斯其佳作。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明月棹孤舟 題釗兒畫茅舍歸舟(清·顧太清)
- 明月棹孤舟(清末近現代初·汪東)
- 明月樓(元·黃溍)
- 明月樓(唐·楊漢公)
- 明月樓(宋·張致遠)
- 明月歌二首(宋·米芾)
- 明月歌別蒙楊二子(明·王漸逵)
- 明月歌送僧東游(元·柯九思)
- 明月歌(唐·閻朝隱)
- 明月歌(宋·姜特立)
- 明月歌(當代·姚佳)
- 明月沱(明·王廷相)
- 明月泉(宋·張伯玉)
- 明月泉(宋·錢聞詩)
- 明月湖舟中呈匏庵(明·謝肅)
- 明月湖醉后薔薇花歌(唐·無名氏)
- 明月湖(宋·宋祁)
- 明月灣尋賀九不遇(唐·劉長卿)
- 明月灣石板(明·王鏊)
- 明月灣(元·吳鎮)
- 明月灣(明·王世貞)
- 明月溪(宋·滿執中)
- 明月滿庭樹招馬道士(宋·朱渙)
- 明月滿揚州 寄書(清末近現代初·朱青長)
- 明月滿揚州 問遠(清末近現代初·朱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