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望晴(唐·雍裕之)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農家望晴(唐·雍裕之)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評注
《唐詩鑒賞辭典》:
正當打麥曬場的時候,忽然變了風云。一時風聲緊,雨意濃。秦地(今陜西一帶)西風則雨,大約出自當時農諺。提起這樣的農諺,顯然與眼前天氣變化有關。「嘗聞」二字,寫人們對天氣變化的關切。這樣,開篇一反絕句平直敘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緊迫感,有烘托氣氛的作用。
在這個節骨眼上,天氣好壞關系一年收成。一場大雨,將會使多少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詩人懇切地默禱蒼天不要下雨。這層意思在詩中沒有直說,而用了形象化的語言,賦西風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奪之權柄似的。「為問西風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時回,這怯生生的一問,表現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從生活中直接選取一個動人的形象來描繪:「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這樣的人物最能集中體現古代農民的性格:他們默默地為社會創造財富,飽經磨難與打擊,經常掙扎在生死線上,卻頑強地生活著,永不絕望。其次,「如鶴立」三字描繪老人「望云開」的姿態極富表現力。「如鶴」的比喻,自然與白發有關,「鶴立」的姿態給人一種持久、執著的感覺。這一形體姿態,能恰當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最后是「麥場高處」這一背景細節處理對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麥場」,對于季節和「農家望晴」的原因是極形象的說明。而「高處」,對于老人「望云開」的迫切心情則更是具體微妙的一個暗示。通過近乎繪畫的語言來表述,較之直接的敘寫,尤為含蓄,有力透紙背之感。
此詩選取收割時節西風已至大雨將來時的一個農家生活片斷,集中刻畫一個老農望云的情節,通過這一「望」,可以使人聯想到農家一年半載的辛勤,想到白居易《觀刈麥》所描寫過的那種勞動情景;也可以使人想到嗷嗷待哺的農家兒孫和等著收割者的無情的「收租院」等等,此詩潛在含義是很深的。由于七絕體小,意象須集中,須使人窺斑見豹。此詩不同于《觀刈麥》的鋪陳抒寫手法,只集中寫一「望」字,也是「體實施之」的緣故。
此詩對農民有同情,但沒有同情的話;對農民有歌頌,但也沒有歌頌的話。讀者卻不難感到由衷的同情與歌頌就在不言之中。
(周嘯天)
在這個節骨眼上,天氣好壞關系一年收成。一場大雨,將會使多少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詩人懇切地默禱蒼天不要下雨。這層意思在詩中沒有直說,而用了形象化的語言,賦西風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奪之權柄似的。「為問西風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時回,這怯生生的一問,表現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從生活中直接選取一個動人的形象來描繪:「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這樣的人物最能集中體現古代農民的性格:他們默默地為社會創造財富,飽經磨難與打擊,經常掙扎在生死線上,卻頑強地生活著,永不絕望。其次,「如鶴立」三字描繪老人「望云開」的姿態極富表現力。「如鶴」的比喻,自然與白發有關,「鶴立」的姿態給人一種持久、執著的感覺。這一形體姿態,能恰當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最后是「麥場高處」這一背景細節處理對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麥場」,對于季節和「農家望晴」的原因是極形象的說明。而「高處」,對于老人「望云開」的迫切心情則更是具體微妙的一個暗示。通過近乎繪畫的語言來表述,較之直接的敘寫,尤為含蓄,有力透紙背之感。
此詩選取收割時節西風已至大雨將來時的一個農家生活片斷,集中刻畫一個老農望云的情節,通過這一「望」,可以使人聯想到農家一年半載的辛勤,想到白居易《觀刈麥》所描寫過的那種勞動情景;也可以使人想到嗷嗷待哺的農家兒孫和等著收割者的無情的「收租院」等等,此詩潛在含義是很深的。由于七絕體小,意象須集中,須使人窺斑見豹。此詩不同于《觀刈麥》的鋪陳抒寫手法,只集中寫一「望」字,也是「體實施之」的緣故。
此詩對農民有同情,但沒有同情的話;對農民有歌頌,但也沒有歌頌的話。讀者卻不難感到由衷的同情與歌頌就在不言之中。
(周嘯天)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再熟稻(宋·蔣堂)
- 再獻一章聊歌盛美亦次前韻庶達下情蓋采群情(宋·李至)
- 再獻五章奉資一笑(宋·李至)
- 再獻淮世子(明·區大相)
- 再用絲字韻謝張留守垂訪新居(宋·項安世)
- 再用豐字韻對雪呈圓機(宋·晁說之)
- 再用九日韻答何邵卿二首(宋·李石)
- 再用仙字韻答劉躔甫(宋·林希逸)
- 再用儒字韻二首(宋·辛棄疾)
- 再用元韻二首(宋·王炎)
- 再用元韻呈熊伯通(宋·孔平仲)
- 再用元韻因簡縣庠諸先輩(宋·王炎)
- 再用元韻(宋·孔平仲)
- 再用其韻(元·耶律楚材)
- 再用出郊韻三首(宋·吳潛)
-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宋·吳潛)
- 再用前二詩韻(宋·王之望)
- 再用前意(宋·孔平仲)
- 再用前韻一首(宋·王阮)
- 再用前韻三首(宋·陳棣)
- 再用前韻三首(明·薛瑄)
- 再用前韻不以次(宋·陸游)
- 再用前韻不依次(宋·陸游)
- 再用前韻為感春喜會二首酬德夫(宋·韋驤)
- 再用前韻書呈諸友學士(宋·彭汝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