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春情(宋·王安國)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減字木蘭花 春情(宋·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
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
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
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評注
《婉約詞》:
①落紅:即落花。
【評解】
這是一首傷別詞。上片寫男方別后的戀意。畫橋流水,雨濕落花,皆是馬上所見。觸景傷情,不覺勾起對簾中人的懷念。下片寫女方的深閨幽怨。結尾兩句,因物寄怨,抒寫離情。全詞造語工麗,蘊含不盡之意。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他的詞雖不多見,然較介甫蘊藉婉媚多矣。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首詞詠男女傷別。通首構思細膩,詞藻華腴。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評解】
這是一首傷別詞。上片寫男方別后的戀意。畫橋流水,雨濕落花,皆是馬上所見。觸景傷情,不覺勾起對簾中人的懷念。下片寫女方的深閨幽怨。結尾兩句,因物寄怨,抒寫離情。全詞造語工麗,蘊含不盡之意。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他的詞雖不多見,然較介甫蘊藉婉媚多矣。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首詞詠男女傷別。通首構思細膩,詞藻華腴。
這首小詞寫閨怨情愁,委婉動人,以含蓄見長。
詞一開始,就以清麗之筆繪出一幅風光旖旎的圖畫:「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畫橋如虹,流水如帶,春雨瀟瀟,落紅成陣,好一派暮春景象!這一切,又統統籠罩在穿破黃昏霧靄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層輕柔的薄紗,更顯得清幽淡雅。就在這樣一個月白風清、如詩如畫的夜晚,在畫橋流水旁邊,在落紅繽紛的小路上,詞中的主人公與他傾心愛慕的女子邂逅了。在男主人公的馬兒接近香車的那一霎間,他心情的興奮和激動是不言而喻的。這里雖未對女子作正面刻畫但透過傳出簾外的「余香 」,依稀可以想見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綽約的風姿。
下片轉筆寫主人公在車去人走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語」,繼而悵然若失,「今夜夢魂何處去」,語氣極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 」,因無可告語而「不語 」,因今宵難遣而夢魂不安 。此時此刻,周圍的一切,諸如小橋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喚不起他的半點興致,只有眼前飛過的片片楊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著無拘無束、飛來飛去的楊花 ,他不禁觸景生情 ,聯想到自己的命運,發出深沉的嘆息:「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說楊花能夠穿簾入戶 ,追隨自己的意中人飛進洞房,而自己卻連夢魂都不得去。這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通過奇特的聯想、看似無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傳達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詞一開始,就以清麗之筆繪出一幅風光旖旎的圖畫:「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畫橋如虹,流水如帶,春雨瀟瀟,落紅成陣,好一派暮春景象!這一切,又統統籠罩在穿破黃昏霧靄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層輕柔的薄紗,更顯得清幽淡雅。就在這樣一個月白風清、如詩如畫的夜晚,在畫橋流水旁邊,在落紅繽紛的小路上,詞中的主人公與他傾心愛慕的女子邂逅了。在男主人公的馬兒接近香車的那一霎間,他心情的興奮和激動是不言而喻的。這里雖未對女子作正面刻畫但透過傳出簾外的「余香 」,依稀可以想見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綽約的風姿。
下片轉筆寫主人公在車去人走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語」,繼而悵然若失,「今夜夢魂何處去」,語氣極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 」,因無可告語而「不語 」,因今宵難遣而夢魂不安 。此時此刻,周圍的一切,諸如小橋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喚不起他的半點興致,只有眼前飛過的片片楊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著無拘無束、飛來飛去的楊花 ,他不禁觸景生情 ,聯想到自己的命運,發出深沉的嘆息:「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說楊花能夠穿簾入戶 ,追隨自己的意中人飛進洞房,而自己卻連夢魂都不得去。這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通過奇特的聯想、看似無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傳達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公卿入門用《正(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皇帝舉酒第一盞(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皇帝升座用《隆(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三盞用《紫芝(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二盞畢用《天(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二盞用《甘露(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五盞用《玉兔(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四盞用《嘉禾(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群臣舉酒用《正(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群臣第一盞畢作(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迎神用《禮安》。(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寺北池亭(宋·宋庠)
- 建隆寺詩(宋·趙鼎)
- 建隆寺題壁(清·佛旸)
- 建隆御樓三首 其三 降坐用《隆覆》。(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御樓三首 南郊回仗駕至樓前用《采茨》(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秋夜(宋·釋道潛)
- 建隆郊祀八首 降神用《高安》。(宋·郊廟朝會歌辭)
- 建霞樓前盤中白蓮花帶綠色采貽國開伍子異之(明·李孫宸)
- 建霞樓觀奕(明·李云龍)
-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見餉用心清聞妙香為韻成(宋·曾幾)
- 廿一史沈陽夏鳳棲先生舊物也予以三十金得之(清·張玉綸)
- 廿一夜夢作書畫真有契歲月來無窮二句似翻后(清末近現代初·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