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觀潮三首(宋·陳師道)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十七日觀潮三首(宋·陳師道)
七言絕句 押刪韻
七言絕句 押刪韻
潮頭初出海門山,千里平沙轉面間。
猶有江神憐北客,欲將奇觀破衰顏。
猶有江神憐北客,欲將奇觀破衰顏。
其二(宋·陳師道)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七言絕句 押尤韻
江水悠悠自在流,向人無恨不應愁。
相逢不覺渾相似,誰使清波早白頭。
相逢不覺渾相似,誰使清波早白頭。
其三(宋·陳師道)
七言絕句 押東韻
七言絕句 押東韻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評注
注釋:
1。十七日:農歷八月十七、十八是錢塘江潮最為壯觀的日子。
2。漫漫平沙:廣闊無邊的江邊平坦的沙灘。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滾動;白虹:指錢塘江潮。
4。瑤臺:傳說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沒拿住(玉環)而倒翻。
6。晴天句:因滾動的錢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藍天也搖動不止。
7。晚日句:因奔騰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賞析:
錢江秋潮是聞名世界的景觀。詩歌第一句寫的是潮頭,像一道奔騰的白虹,剎
時蓋滿了江兩岸的沙灘;第二句寫的是掀起的水波浪花,讓人想象是天上的仙杯傾
倒而下,濺起的碎銀玉屑;三、四兩句是寫滿江涌動的潮水的力量,撼動了倒映其
中的天地日月。詩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寫出了錢塘江潮的勢和力。
(朱麗云)
《人民日報海外版》 〔19981006№G〕
1。十七日:農歷八月十七、十八是錢塘江潮最為壯觀的日子。
2。漫漫平沙:廣闊無邊的江邊平坦的沙灘。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滾動;白虹:指錢塘江潮。
4。瑤臺:傳說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沒拿住(玉環)而倒翻。
6。晴天句:因滾動的錢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藍天也搖動不止。
7。晚日句:因奔騰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賞析:
錢江秋潮是聞名世界的景觀。詩歌第一句寫的是潮頭,像一道奔騰的白虹,剎
時蓋滿了江兩岸的沙灘;第二句寫的是掀起的水波浪花,讓人想象是天上的仙杯傾
倒而下,濺起的碎銀玉屑;三、四兩句是寫滿江涌動的潮水的力量,撼動了倒映其
中的天地日月。詩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寫出了錢塘江潮的勢和力。
(朱麗云)
《人民日報海外版》 〔19981006№G〕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念奴嬌 秋燕(清末近現代初·劉永濟)
- 念奴嬌 秋衫(清末民國初·程頌萬)
- 念奴嬌 秋閨(清·陳潔)
- 念奴嬌 秋雨連江哀時書事(清·鄭文焯)
- 念奴嬌 科山「生壙集」編成戲題(清末民國初·林朝崧)
- 念奴嬌 秣陵吊古(明末清初·屈大均)
- 念奴嬌 秣陵歲暮,得微昭杭州書,卻寄。(近現代·胡士瑩)
- 念奴嬌 立夏日同友人集王丹麓齋中(清·曹爾堪)
- 念奴嬌 端午藍溪即事(清·李雯)
- 念奴嬌 端陽吊屈子(當代·崔榮江)
- 念奴嬌 端陽后二日籜庵招飲(清·曹溶)
- 念奴嬌 竹影(明末清初·王夫之)
- 念奴嬌 符昌言寫寄朱胡梅詞,酬唱語皆不凡(宋·李光)
- 念奴嬌 笳(清末近現代初·徐樹錚)
- 念奴嬌 簡黃葉海章(近現代·詹安泰)
- 念奴嬌 紀遇(清末民國初·嚴既澄)
- 念奴嬌 緯云弟三十作此詞,因和其韻,同半(清·陳維崧)
- 念奴嬌 羅花山中用東坡韻(近現代·楊杏佛)
- 念奴嬌 羅衫(近現代末當代初·劉蘅)
- 念奴嬌 老將(近現代·鄧嘉縝)
- 念奴嬌 胭脂井(清·鄭燮)
- 念奴嬌 自杭至蘇,由蘇返滬,晤去病、勉后(清末近現代初·高燮)
- 念奴嬌 自粵歸吳,留別同社諸子(近現代·葉楚傖)
- 念奴嬌 自述呈知己時有小言(元·劉敏中)
- 念奴嬌 自題書畫集。沈寐叟言:通元嘉(民國末當代初·饒宗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