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十二月一日三首(唐·杜甫)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七言律詩 押先韻
今朝臘月春意動,云安縣前江可憐。
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水①船。
未將梅蕊驚愁眼,要③取楸②花媚遠天。
明光起草人所羨,肺病幾時朝日邊。
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水①船。
未將梅蕊驚愁眼,要③取楸②花媚遠天。
明光起草人所羨,肺病幾時朝日邊。
其二(唐·杜甫)
七言律詩 押陽韻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引用典故:新亭舉目 封禪文
寒輕市上山煙碧,日滿樓前江霧黃。
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
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春花不愁不爛漫,楚客唯聽棹相將。
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
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春花不愁不爛漫,楚客唯聽棹相將。
評注
《苕溪漁隱叢話》:
《禁臠》云:「魯直換字對句法如‘只今滿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其法于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之,欲其氣挺然不群。前此未行人作此體,獨魯直變之。」苕溪漁隱曰:此體本出于老杜,如:「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一雙白魚不受釣,三寸黃柑猶自青。」「外江三峽且相接,斗酒新詩終日疏」。「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
《后村詩話》:「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又云:「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此兩聯,真(云安)縣圖也。
《瀛奎律髓》:此三詩張文潛集中多有似之者,氣象大,語句熟,雖或拗字,近吳體,然他人拘平仄者,反不如也。
《瀛奎律髓匯評》:許印芳:此亦通首不粘。
《唐詩評選》:如「日滿樓前江霧黃」,冬景獨絕,不得此語,匆效此制。
《杜詩詳注》:杜詩凡數章承接,必有相連章法。首章結出還京,次章結出下峽,三章又恐終老峽中,皆其布置次第也。
《唐宋詩醇》:借拗調以遣懷,鏘然可聽。
《讀杜心解》:惟「寒輕」、「日滿」,故「煙碧」、「霧黃」,俱于「臘」中見「春意」。「溪女」亦嫻生計,「船郎」盡有歸期。江間所見如此,而客途撫景,作賦言愁,又何堪此留滯乎?
《杜詩鏡銓》:劉須溪曰:子美七言律每每放蕩,此又參差《竹枝》之比。
其三(唐·杜甫)
七言律詩 押微韻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即看燕子入山扉,豈有黃鸝歷翠微。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春來準擬開懷久,老去親知見面稀。
他日一杯難強進,重嗟筋力故山違。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春來準擬開懷久,老去親知見面稀。
他日一杯難強進,重嗟筋力故山違。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賦翠微(元·顧盟)
- 賦翠濤硯(元末明初·倪瓚)
- 賦老將(宋·釋斯植)
- 賦耐凍青(金末元初·王寂)
- 賦耕隱(明·袁凱)
- 賦胡明府歸樂堂(明·嚴嵩)
- 賦胡貴常所寓西樓(宋·陳著)
- 賦胡達孝林霏五題(宋·趙蕃)
- 賦芍藥(宋·虞儔)
- 賦芙蓉小畫送羅汝文赴鎮遠(明·顧璘)
- 賦芙蕖簡諸友(宋·陳傅良)
- 賦花上月送沃州良上人(元·柯九思)
- 賦花(唐·張籍)
- 賦花(唐·王起)
- 賦芷(宋·鄧深)
- 賦葦(宋·舒岳祥)
- 賦蘇伯修滋溪書堂(元·虞集)
- 賦苕溪草堂和孫太初韻一首(明·黃省曾)
- 賦范司馬嘉蓮作(清·柳是)
- 賦范德機詩后(元·虞集)
- 賦茅山道士云松巢(元·虞集)
- 賦荊樹同春送顧文明(明·顧清)
- 賦荊門(唐·薛瓊)
- 賦草(明·李之世)
- 賦荷送陳進士啟(元末明初·徐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