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①,山是眉峰聚②。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③。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③。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評注
《婉約詞》:
[1]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2]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并峙。
[3]眉神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此詞以新巧的構思和輕快的筆調,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
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如托名于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李白的《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白居易《箏詩》:「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上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于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于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
「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發,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
過片后「才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集評】
《唐宋詞鑒賞集》:詩貴緣情。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弦的。且不必問題目云云,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于詞的上乘。
《能改齋漫錄》:王逐客送鮑浩然游浙東,作長短句云:「水是眼波橫」云云。韓子蒼在海陵送葛亞卿詩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里隨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2]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并峙。
[3]眉神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此詞以新巧的構思和輕快的筆調,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
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如托名于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李白的《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白居易《箏詩》:「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上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于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于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
「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發,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
過片后「才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集評】
《唐宋詞鑒賞集》:詩貴緣情。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弦的。且不必問題目云云,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于詞的上乘。
《能改齋漫錄》:王逐客送鮑浩然游浙東,作長短句云:「水是眼波橫」云云。韓子蒼在海陵送葛亞卿詩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里隨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中以輕松活潑的筆調、巧妙別致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詞的上片著重寫人 ,起首兩句 ,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 。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友人鮑浩然在歸途中懷著深
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 ,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 。因此「 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過片兩句,正面點明送別。作者用兩個「送」字遞進,將作者「黯然銷魂」的愁苦之情描寫得極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在離長江不遠的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益覺難以為懷。結末兩句,是詞人強壓心中沉痛之情而對遠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與叮嚀: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萬要與美好的春光同住。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謂王觀的作品「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本篇即是上述評語的絕妙說明。
詞的上片著重寫人 ,起首兩句 ,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 。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友人鮑浩然在歸途中懷著深
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 ,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 。因此「 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過片兩句,正面點明送別。作者用兩個「送」字遞進,將作者「黯然銷魂」的愁苦之情描寫得極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在離長江不遠的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益覺難以為懷。結末兩句,是詞人強壓心中沉痛之情而對遠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與叮嚀: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萬要與美好的春光同住。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謂王觀的作品「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本篇即是上述評語的絕妙說明。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滿江紅 題江上外史小影贈荊默庵,時默庵(明末清初·錢肅潤)
- 滿江紅 題汪氏味蘭齋梁大同瓦,瓦文為「能(清末近現代初·高燮)
- 滿江紅 題洛隱周寶鐙女士坐月浣花圖(清·蒲映淥)
- 滿江紅 題溧水任秀才塏殉難略后(清·宗婉)
- 滿江紅 題燭溪叔祖「蓬窗聽雨圖」(清·孫云鳳)
- 滿江紅 題瓶中桃花遺畫(清·朱肄南)
- 滿江紅 題畫(清末民國初·許南英)
- 滿江紅 題畫,半江紅樹賣鱸魚(清末近現代初·傅熊湘)
- 滿江紅 題盛吟皋先生詞集(清末民國初·潘榕)
- 滿江紅 題硯香《落花庭院圖》(清·沈允慎)
- 滿江紅 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明·張寧)
- 滿江紅 題秦淮畫舫錄(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 滿江紅 題胡雪漁山水畫(清末民國初·張慎儀)
- 滿江紅 題蔭嘉弟樂圃吟鈔(清·張淑)
- 滿江紅 題赤壁圖(清·劉琬懷)
- 滿江紅 題金治文秋林詩思圖,和陳伯騶韻(明末清初·錢肅潤)
- 滿江紅 題阮亭寓竹(清·曹貞吉)
- 滿江紅 題高宗賜岳武穆詔后次文徵仲待詔(明·王世貞)
- 滿江紅 題黃三君坦天風海濤樓圖(近現代末當代初·張伯駒)
- 滿江紅 題黃韻甫帝女花院本傳明季坤興宮主(清·萬鈿)
- 滿江紅 風前斷笛平韻(宋·彭芳遠)
- 滿江紅 風前斷笛(宋·戴山隱)
- 滿江紅 風泉峽觀泉(宋·劉子寰)
- 滿江紅 風箏(清·曹慎儀)
- 滿江紅 飲百二梅花館,贈雪郎月秋(近現代·鄧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