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唐·韓愈)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一作之官)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一作之)山下蒙恩還朝(一作今)過其墓留題驛梁(唐·韓愈)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引用典故:號三匝 
數條藤束木皮棺,草殯荒山白骨寒。
驚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眾知難。
繞墳不暇號三匝,設祭惟聞飯一盤。
致汝無辜由我罪,百年慚痛淚闌干。
評注
《批韓詩》
朱彝尊曰:用事親切有味(「繞墳不暇」句下)。下句不切,且不知何為用「惟聞」二字(「設祭惟聞」句下)。
《山涇草堂詩話》
讀古人詩,須知古人當日情事,而后識其用意之所在。竹垞謂第三聯用事親切有味,下句不切,且不知何為用「惟聞」二字,竹垞但論字句之切與不切,未從通體細看也。按首聯木皮棺草殯,即《祭女挐文》「草葬路隅,棺非其棺」意。次聯不用平直之筆,回想未死前病狀,宛然在目,即「昔汝疾革,值吾南逐,蒼黃分散,使汝驚憂」,及「家亦隨譴,扶汝上輿,撼頓險阻」意,悲痛自在言外。二聯寫殯時之草率,故翻用延陵季子事,所謂死典活用。竹垞謂親切有味,誠然;謂下句不切,非也。余按祭文「死于窮山」一語,想當時無從覓得祭品,即「既瘞遂行」意,故用「不暇」、「惟聞」緊相呼應。末聯即「父母之罪,使汝至此」意。祭文中「我歸自南,乃臨哭汝」二語,正是此題過其墓留題驛梁之時,可見去歲葬祭草率,今日還朝,經過墓下,始克成祭也。本一篇祭文意,縮成此詩,三復不禁淚下。又按祭文云:「我既南行,家亦隨譴。」考《女挈壙銘》云:「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師,迫遣之。」女挐之死于商南層峰驛,在元和十四年二月二日。細味兩「既」字,是韓公先行,殯與祭不及親臨,至明年冬,自袁州歸,始作文祭之。所以此詩有「繞墳不暇號三匝,設祭惟聞飯一盤」二句。竹垞之不解「惟聞」二字,殆未參考祭文與壙銘也。
《韓集詮訂》
此句與上句「繞墳不暇號三匝」,皆追述葬時及葬后情狀也。愈葬女挐即行,祭慕之事,在愈行后使人為之。故上句言「不暇號」,見行之迫促;此句言「惟聞」,謂得濟傳說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