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蜀(唐·杜甫)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去蜀(唐·杜甫)
五言律詩 押尤韻
五言律詩 押尤韻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
世①事已黃發,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不②必淚長流。
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
世①事已黃發,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不②必淚長流。
評注
《瀛奎律髓》:
「世事已黃發」,此句哀甚。尾句則為大臣者賢否,亦可見矣。
《杜臆》:結語乃失意中自寬之詞,亦知公之流淚非為一身之私也。
《瀛奎律髓匯評》:紀昀:末二句乃無可奈何,強作排遣之詞。注家或曰「有所推評」,或曰「有所譏刺」,皆強生支節。何義門:第七,正言若反,梅都官所謂「不盡」之意。
《杜詩解》:「五載」字痛(「五載」句下)。「一年」字痛(「一年」句下)。五載蜀郡,一年梓州,驟讀之,謂只記其年月蹤跡,殊平平無警耳。不知先生以大臣自待,國家安危,無日去心,身在此中,真朝朝暮暮以眼淚洗面,雖一日有甚不可者,奈何「五載」?奈何「一年」?唱此四字,椎心噴血,已為積憤極癰。三句「如何關塞」一轉,不覺失聲怪叫:「今日去蜀,又非歸關中耶?」看他「游」下得憤極。今日豈得「游」之日?我豈得「游」之人?然此行不謂之「游」,又謂之何?劉越石、祖士稚一齊放聲慟哭,是此二十字也(首四句下)。是勉強收淚語,正復更痛(「萬事」二句下)。自云「何(「不」一作「何」)必」,正復更痛也(末二句下)!
《圍爐詩話》:《去蜀》結云:「安危大臣在,何必淚長流。」眼中意中,無數過不得,說不能盡。
《讀杜心解》:只短律耳,而六年中流寓之跡,思歸之懷,東游之想,身世衰遲之悲,職任就舍之感,無不括盡,可作入蜀以來數卷詩大結束。是何等手筆!
《杜詩鏡銓》:有篇無句,此方是老境。結又得體。結用反言見意,語似自寬,正隱諷大臣也。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次韻辛起李長篇(宋·王洋)
- 次韻辜小愿(清·陳衍虞)
- 次韻辟雍同舍用予魁字韻(宋·方岳)
- 次韻邊公明放魚(宋·葛勝仲)
- 次韻邊公辨(宋·范成大)
- 次韻邊太常(明·都穆)
- 次韻邊奉常早習儀朝天宮之作(明·湛若水)
- 次韻達臣知縣祈雪游岳麓寺分韻得游字(宋·釋德洪)
- 次韻達觀弟送法椿長老入杭(宋·陳著)
- 次韻過建平縣(明·高啟)
- 次韻過散花洲(明·管訥)
- 次韻過無錫(元·丁復)
- 次韻過湖南竹林(元·陳鎰)
- 次韻過表忠觀(元·吳景奎)
- 次韻過醴陵驛(宋·釋德洪)
- 次韻過顧子美話舊因游惠山(宋·汪藻)
- 次韻運使榮諲學士游凈眾尋梅(宋·趙抃)
- 次韻運使龍圖寵示道中夜行之什(宋·陳淵)
- 次韻進士宋顯夫海岸春行(元·馬祖常)
- 次韻遠齋夜飲舒嘯之作并呈坐間諸公(宋·趙蕃)
- 次韻遠齋春雨有感(宋·趙蕃)
- 次韻遠猷東池晚思(宋·周紫芝)
- 次韻遠猷旅夕二首(宋·周紫芝)
- 次韻連伯正見贈(宋末元初·方回)
- 次韻連江陳丞閔雨(宋·李彌遜)